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母校的颓势
时间:2015-07-18 08:39:52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海散人 

  刚刚过去的两天高考,让考生和家长终于结束了冲刺前的煎熬,又开始了等待成绩和填报志愿的忐忑。

  如同常年一样,远在桂西的老家,近日开始不断有亲友来电咨询报考专业和学校的意见,或者开始打听某某高校的录取条件。

  只是近年来,极少有考上一本以上大学的孩子是在本乡、在本县念完高中的,只要是学习成绩有些冒尖的,都会被家里千方百计送到自治区首府的好高中,或者被其他县市的优秀高中挖角。

  而笔者曾经引以为傲的中学母校,近十年来不仅没有再出现考到京城的学弟学妹,甚至每年出现勉强考上本科线的考生都成了新闻。

  20世纪80年代初刚上大学时,看到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片尾满天下优秀毕业生回到学校跟老师联欢的场景,令刚刚步入青春期的我对高中母校多了一份怀念与期待。尽管笔者除了最后在高考时灵光一现之外,在读期间从未获得学校的任何褒奖,但那三年苦读时光、嬉戏运动,甚至开荒劳动都是那样地纯真。

  四年前高中同班同学组织毕业三十年聚会,有幸回到母校参观,还一起捐助了数千本书籍。但物是人非,绝大多数同学都不胜嘘吁,觉得母校的魂没了:多年高考成绩惨不忍睹,老师多半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生多是在熬着等待毕业后去打工……

  直到现在,高中同学在微信圈里对母校的讨论更多的是叹息和无奈。

  作为全县唯一的重点高中,笔者的母校依靠集中资源的优势,把全县各公社优秀教师抽调过来,生源全部是统考筛选出来的各公社初中毕业生尖子,从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到90年代中期,高考成绩曾经多年名列地市前茅。彼时没有高考移民,也没有择校一说,当地学子趋之若鹜。能从乡镇调入县城高中,自然也是各公社中学老师的梦想 。

  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老的优秀教师或调走、或退休,加上本县地处山区,经济落后,优秀大学毕业生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颓势初显。雪上加霜的是,自此以后,地市乃至自治区首府的优势中学,开始向各县伸出了触角,逐步像虹吸一样把优秀师资和生源一揽而尽。优秀教师流失殆尽,好生源又成无本之木,盛极一时的本地重点高中终成昨日黄花。如今只要有可能,不管是城镇还是乡下的家庭,都会毫不犹豫把孩子送到省城、地市或外县的重点中学。

  曾经利用县城的地缘、资源优势,制造了各公社(各乡镇)中学走向颓势的县重点高中,最终也变成周边区域城市的陪衬。那些已经萎缩甚至停办的乡镇中学,或许正变成这所母校的明天。

  不可逆转的城镇化趋势,使每一个大大小小的中心城市如同黑洞一般,不仅贪婪地吮吸着周边乡野土地的一切营养,也默默地吞噬着人们的理想和欲望。

  乡愁正在逝去,母校的溃散,或许是早晚的事吧。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