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乡创业激活希望的田野
时间:2015-06-26 23:04:4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周人杰 

  近来的一些新闻,让人们的目光再度聚焦农村。一是《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出台;二是媒体探访农村的“极贫”人口,衣食住行的艰苦场景令人唏嘘不已。

  扶贫攻坚的“死角”如何在“创时代”消失?“互联网+”后边的空间能否延至农村?于创业、创新的时代潮流中,将返乡创业的种子撒在共同富裕的土壤上,意义才更为深远。

  以往,对于创业的理解,很多人认为这是城里人的事,农民工似乎只是配角,至多是创业带动起来的就业者。其实,2.74亿农民工里大有人才,他们在外出务工中积累了财富、增长了见识,还有了一定的技术和市场观念。因此,从打工者转身为小老板,农民工中的佼佼者并不输人,甚至还有模仿、赶超的后发优势。

  “洼地效应”,是我们看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关键。在经济新常态下,东部沿海地区、特大城市的就业日渐饱和。相反,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广阔天地存在大量需求,而贫困人口的“边际购买力”较强,些许增收便会迅即转化为有效需求。另一方面,《意见》等也为返乡创业者创设利好,比如简化了审批手续“降门槛”,减征了税费“降负担”,加大了财税支持力度并搭建创业平台。可见,客观的经济大势与政策的因势利导,均为返乡创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契机。

  这一方向与契机,同样是贫困人口的新希望。无论大山深处“靠天吃饭”的绝对贫困户,还是挂念着留守在家孩子的外出打工者,共同的缺失点就是家附近无产业,没办法就近脱贫、就近奔小康。随着返乡创业带动的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必将创造出大批乡镇就业岗位,让更多致富梦在家门口圆起来。

  也有人担心,返乡创业算不算是“逆城镇化”?其实不然,广袤乡镇百业兴旺的目标,主要指向中小城镇,特别是县域经济,实际上属于就近城镇化。这是对特大城市人口扎堆的疏解,是对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将会扫清贫困的死角,让经济发展更加均衡。富民,不止富一地之民;兴业,着力兴贫地之业,这才是返乡创业与新型城镇化的深层价值取向。

  田园将芜胡不归?不少农民工对返乡创业、就业,心存一定的顾虑。硬件方面,线上线下有待优化,基础设施亟待完善,以创业园区为代表的孵化器也需加紧成型。也要看到,创业的羁绊还在于县乡地区的传统人际文化。一些基层地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尚待健全,办事、创业的商事环境差强人意,办证、贷款离不开七大姑八大姨等人情掣肘,“熟人社会”的负面效应时时在创业路上显现。

  可以说,这种落后的文化氛围是返乡创业真正的门槛。所以理顺县乡基层的复杂关系,切实降低经营、融资的成本与风险,让创业者拥有良好的启动与成长空间,是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发积极的创新动能的重中之重。当然,公平的创业势必对应着公平的就业,有利于农村贫困人口的就近脱贫、就近致富。

  在热播的返乡创业题材影视剧中,常见的一幕是创业农民们遇到吃拿卡要的“软钉子”,往往需要“青天大老爷”出面摆平。换个角度看,这正表明了法治在县乡市场上的缺位。从农耕文明迈向商业文明,“惊险的一跃”便在人际文化向契约文化的深刻转换,这个过程注定艰辛,注定离不开法治观念与行为的塑造。不让返乡创业水土不服,不让贫困人口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队,需要启动新的法治引擎,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农村谱写新的动人篇章。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