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自主招生不应完全“城市化”
时间:2015-06-16 19:41:58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朱昌俊 

  6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自主招生和圆梦计划的面试测试。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昨天参加自主招生和圆梦计划面试的考生有800多人,面试中考生不能透露个人信息。面试题目五花八门,有家长质疑“考实验”、“逛博物馆”面试环节对农村考生不公,招办人员现场作了解释。(6月15日《北京青年报》)

  自主招生遭遇对农村考生不公的质疑,其来有自。在推行之初,就曾引发质疑。毕竟,无论是招生名额的安排,还是推荐资格,面试环节等,对农村考生而言,这些都是相对的劣势。因此,教育部几乎连年强调自主招生应适当向农村地区中学或考生倾斜,并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选拔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如2013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在初试、复试等环节均提高了农村户籍考生入选比例,自主选拔录取候选人中农村户籍考生的比例不低于20%。

  但近年来,自主招生承受的“不公”质疑,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观。以今年多校自主招生考题为例,其透露出的城市视角不言而喻。如人大自主招生考“庆安枪案”、北大英语考郭美美,这些时下的新闻热点事件看似是家喻户晓,但对于一些处于底层农村家庭的孩子而言,他们在信息接触上的弱势之境,不容低估。而人大面试环节的“考实验”、“逛博物馆”,也与大多数农村考生的日常生活有着较大的距离。

  人大方面回应称:“实践环节的考评占学生总成绩的10%,录取时酌情考虑生源地的现实情况,不会影响总成绩”。到底会否影响总成绩,暂且未知,但当下的自主招生考试是以标准的“城市视角”来考察农村学生,却是事实。尽管教育部门要求各高校必须按比例对农村考生进行录取,虽也最终保证了结果公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一种方式并没有改变评价标准,考试设计所透露出的以城市考生为中心的倾向,依然会让一部分农村考生感到不适。而按照比例录取,对农村考生“降格以求”,显然也并非选拔人才的最佳方式。

  因而,已历经数年发展的自主招生,在照顾农村考生权利方面,理应有更精确的应对之道。譬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并且充分考虑考生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经历,辅以更具针对性,更契合考生实际的的评价标准与考题来考察考生。如此既能够保证结果的公平,更能真正实现以最恰当的方式选拔出最优秀的考生。其传递出的人文关怀和尊重意味,更能彰显高校的理性与情怀。

  曾有专门针对自主招生的研究指出,从近年来自主招生改革实施情况来看,其招考的各个方面及环节,均带有浓郁的城市文化情结。譬如自主招生试点学校与录取人数集中在大中城市,自主招生的生源地集中在城镇地区,自主招生考试内容倾向于城市化等等。然而,正如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玉良曾说,真正一流人才,如果从其成长规律来看,按城市和农村分类的话,农村孩子成才的几率高于城市学生——对于一些必须静下心,深入思考的领域,农村孩子的优势更加明显。换句话说,类似自主招生这样的招生考试制度,自身存在缺陷。而如何让农村孩子在更合理的考核之下,发挥优势脱颖而出,正是自主招生制度不能回避的补缺。

  自主招生作为高招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其本身并无问题。城乡考生的差异,在本质上仍是城乡教育发展失衡的直接产物。要防止自主招生的公平初衷被扭曲,告别城乡教育发展之间的失衡格局依然是根本出路。但在这之前,自主招生理应以最大限度的诚意来弥合这种权利落差,而非放大。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