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也让农民工过好“劳动节”
时间:2015-05-02 22:59:35  来源:中国网  作者:魏青 

    与春节不同,五一期间大多数农民工却要坚守在一线岗位,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考虑如何过节。他们甚至不愿意停工,因为停下来意味着没钱赚,更别说花不少钱“过节”、吃正宗北京烤鸭。一些“良心工头”能够想着农民工的艰辛,能够想到了给农民工过劳动节,充满了人情味,是一种做包工头的境界,让人感动,也让人五味杂陈。

    在五一节这天,中国两亿多农民工基本上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分布在工地、餐饮服务业、工厂等场所,工地要赶工期,没有哪个老板会让农民工去休闲过节。在大街上去走走,看到所有的建筑工地和平时一样机器隆隆响,农民工汗流夹背忙个不停;餐饮服务业就更不用说了,大小餐馆、娱乐歌厅、宾馆酒店、零售商业、个体商店等行业,就等着黄金大假的到来好火一把,越是假期多,他们的生意就越是好,而在这些行业工作的农民工,只能眼睁睁的看到别人休闲娱乐。

    劳动节,农民工自己却比平时更忙得晕头转向,而且还不能得到“法定假日”规定的加班工资,放假的只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可以拿节日奖金,可以带薪假,可以游山玩水乐乎悠哉,这是如何的天壤之别。劳动节不再是全国人民的节日,而是农民工的节日。因为,在这美好的大假里,只有他们还在劳动着。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这个特殊的劳动群体不仅难以享受城市发展的福利,甚至也越来越难感受到劳动的光荣和自我认同。让这些一线真正的劳动者开心过劳动节,真的很有意义。

    农民工高高兴兴来到城市,战战兢兢留在城市打拼,带着失望离开城市,迎接农民工的已经不是此前那个温暖的故乡,城市进得来,留不住,回家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30%左右没有承包地,30%以上没有宅基地,八成以上的人不会干农活儿,“亦工亦农”正在成为历史。在城市依靠顽强的毅力挣扎奋斗数载,但是由于“阶层固化”的樊篱无所不在的挤兑,最后却形成了“融不进城市、回不了故园”的新焦虑与迷茫,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呵护和关心农民工,让农民工在城市体面和有尊严地生存,不仅需要来自包工头的良心发现和仁慈,更需要政府部门在平时给农民工搭建更多更大的舞台,不断通过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等,不断增强本地人和外地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搭建农民工融入城市和社区沟通互动平台,让流动人口表达诉求、参与社区管理,构建共建、共融、共享的新型社区,探索社区融合新模式。

    一般而言,户籍的栅栏隔离了农民工的城市认同感,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和不参与感,城市固有的歧视习惯几乎将他们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导致他们对城市和市民产生偏见,更不愿意融入社区生活,这无疑是农民工的生存遗憾。

    家园意识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人文精神的根基,缺少了家园意识,要谈农民工融入城市是无源之水,无花之果, 家园意识是城市的凝聚力,也是生产力,应该成为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城市要先锋起来,先让农民工的家园意识先锋起来,城市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更有条件、更有必要致力于农民工家园意识建设,不断促进城市人文精神的积淀、创造、丰富和升华。外来人员的家园意识是城市发展愿景的很大“软实力”,是该大力提升家园意识了,缺少家园意识的城市,可以发展,但是,后劲不足。

    如果说,城市,不仅是市民的城市,也是农民工的城市,城市越是善待他们,他们即使外来人,也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迸发感恩情怀,只有善待农民工,才会渐渐让他们产生新的家园意识,产生归附城市的归属感。

    农民工既然是新市民,是城市的新主人,那么,就应该注重他们的文化素养的培养,以让农民工更快、更好和更容易融入社区和市民社会,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不仅要关注农民工的物质权益,更要积极保护和提高他们的文化权益,培养有文化的农民工比培养喜欢物质和金钱的农民工更有文明意义,繁荣城市文化和文明,不能忽视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

    增强农民工的城市家园意识和认同感,说白了,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让农民工也能够像市民一样逐步享受基本的医疗、养老、失业和工伤等等的社会保险,农民工给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么城市财政就应该给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以更多的支持和反哺,自由这样,农民工才能从心底发出甜蜜的感觉来。

    关注农民工,呵护农民工,同情农民工,不仅是政府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城市能够呵护农民工的社会部门很多,城市能够给农民工带来物质和精神福利的公共资源很多,掌握公共资源的部门如果能够随时想着农民工的权益,想到农民工的种种渴望,善于体现关注农民工的社会意识,那么农民工才会从心里流出最自然和最美的歌声。

    善待农民工,企业不擅自辞退农民工就是企业对农民工的最切实的服务,农民工是员工中的弱势群体,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不够高,因此更容易成为经济危机的牺牲品,随意辞退农民工不仅不道德,而且不厚道,在经济不景气的大前提下,企业不随意辞退农民工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最诚挚体现。

    对于更广大的市民群体而言,不从地域上歧视农民工,不小瞧农民工,不嫌弃农民工的“脏”,带着友善的心和目光看待农民工,如果更多的城市人对于农民和农民工理解地更透彻,更仁慈,更怜悯,这才是市民角度对农民工最温暖和最有人性的人文服务,这样的服务其实不需要多大的成本,仅仅需要态度端正就能够达到,一次次对农民工投去柔和的目光,本身就是徒手之劳的贴心服务,

    总之,要让农民工融入社区和城市,不仅需要政府更有智慧,更有耐心,更有执行力,也需要企业尽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对农民工的服务不仅都需要“钱”,更需要市民一颗理解和仁慈的心。搭建更多的平台,就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必要条件。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