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要让市民有获得感
时间:2015-04-27 22:38: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龚建华 

  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要寻求民本、生态、文明融合效应的最大化,既用大思维、大规划谋篇布局,又以问题为导向关切民生民享民需,还靠保障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诚信、维护社会秩序来夯实法治基石,从而科学有序地建设、管理和发展城市。

  求“全”不弃“微”,注重规划一盘棋。城市建设是惠及百姓的千秋大业,必须将规划这个首道关口科学周全地严把到位。一是顶层设计“一步到位”。市民抱怨的“今天建明天拆”“拉链工程”等现象,究其原因在于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必须遵从城市发展规律,做好城建顶层设计,在清晰界定城市定位的同时,综合各种要素,统筹布局规划,让城市规划经得起历史检验和群众评判。二是规划蓝图“一绘到底”。城市建设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城市规划就是城市建设‘宪法’”的意识,带头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连续性,坚决杜绝违反法定程序随意干预和变更规划的违法行为,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三是精雕细琢“一丝不苟”。要以历史责任感,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精心描绘城市局部、设计城市精品。

  抓“大”不放“小”,注重建设人性化。群众是城市的主人翁,既是城市建设管理的参与者,也应是受益者。一座城市不仅要有群楼广厦,也要有绿地公园;不仅要有现代商场,也要有路边小店;不仅要有宽阔马路,也要有停车泊位。在建设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的大工程时,切不可忽视事关百姓日常生活的小项目,应当以“小”见“大”,体现城市建管“以人为本”的精髓。推进城市现代化,要以群众呼声为“着力点”,以细节关怀为“切入点”。从群众关心关注的小事、难事、急事做起,排群众日常忧、解群众身边难,让广大市民从平常生活中感受到变化、分享到实惠。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创新、智慧城市推进等固然重要,但与市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紧密联系的城市细微关怀同样不可马虎。要把城市设施的观赏性和实用性、标志性和普惠性结合好,体现人文关怀。

  重“上”不轻“下”,注重管理常态化。既立足当前更着眼长远,做到标本兼治,并逐步向“治本”过渡。最根本的是建立长效机制,最重要的是下沉城管力量,最关键的是提升文明素养。要扭转“重建设轻管理”“先建设后管理”“顾眼前失长远”的思想观念,不断完善和健全城市长效管理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制度化水平。同时,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新形式,实行扁平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使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相同步,建设水平与管理水平相适应。

  ——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龚建华日前在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上说

  本报记者 刘士安 吴齐强整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