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无性别公厕”彰显社会进步
时间:2015-04-18 23:17:57  来源:荆楚网   作者:胡建兵 

  重庆新增设的“无性别公厕”以移动式环保公厕为主,建筑设计采用了“单体隔间式”等结构形式,不分性别,以人性化设计提高公厕的服务水平和利用效率。(4月17日中国青年网)

  其实,不仅是重庆,全国许多城市都在一些繁华地段建造了“无性别公厕”。“无性别公厕”首先体现了城市管理更加科学。以往的公厕一般分为男女两个空间,但在一些商业繁华区和景区往往难以保障需求,女厕排长队和男厕空置现象同时存在,因如厕不便而使民众对城市管理产生了许多矛盾和不满。“无性别公厕”可以让原先分成二个区间的厕所合并为一个空间,大大地节省了建设成本。而且这些无性别公厕大部分是吊装式可移动公厕,可以根据人流变化和城市发展需求随时迁移,免去了固定厕所拆迁的麻烦,提高了厕所的利用率,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其次,使城市显得更有人情味。“无性别公厕”一个占地三、四平方米的独立卫生间,男女都能使用。这种公厕可以为残疾人和老年人提供方便,残疾人、老人和幼儿可以在异性家属的陪同下一起进入,而不必怕别人异样的眼光,轮椅可自由出入,解决了家长对儿童或子女对身体有特殊情况的父母如厕时的照顾的尴尬的问题,给老弱病残等弱势人群带来了很大方便,体现了人性化关怀。

  另外,也可以促使管理者的水平。公厕是反映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更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水平。“无性别公厕”可以满足大众的需要,但国家目前还没有出现与无性别公厕有关的相关规定。如何防止骚扰等事情的发生,避免推开厕所门时的尴尬,这考验管理者的智慧。需要管理者一方面加强管理,同时要加强宣传和引导,不断提高市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和修养水平。

  男厕空荡荡,女厕排长龙。解决市民如厕难,不可能在市区里摆几个“无性别厕所”就能解决的,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步到位的。城市管理者可以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适当缩减男厕位,增加女厕位。美国女厕数量是男厕的2倍,欧州一些国家女厕是男厕的3倍,而我们国家的男女公厕还停留在一比一的状况,因此,在提高女厕比例的同时,建设更多的无性别厕所。有关部门应该将提高女厕位比例形成刚性规定,落实在今后的市政规划、建设中,让男女在如厕问题上得到平等待遇。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