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户籍制度应允许特例存在
时间:2015-04-18 23:10:53  来源:荆楚网  作者:蒋婷 

  晚期癌症病人吴树梁因为妻子户口尚未迁入深圳市,用尽一切方法“疯狂”生存。儿子吴同随父迁入深圳,但妻子要等候吴树梁入户满两年才能随迁。而政策变化猝不及防,深圳调整入户政策,夫妻随迁条件从原来的两年变成三年。原本坚持两年就能实现的梦想有变得遥不可及。(《广州日报》4月17日)

  他非人的坚持让网友大呼户籍制度改革亟需加快步伐,而然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缓慢持久的过程。许多与吴家相似的家庭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户籍制度应允许特例存在。

  现行户籍制度在中国实施以来,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户口含金量较高。小城市的居民想法设法入户这些大城市,想要分一杯大城市户籍的“羹”。而大城市为控制城市居民人口、保证已入户籍的居民权益,不断调整入户条件。大红的深圳户口在就业、保险、子女上学等方面有巨大优势,对外来人员具有巨大吸引力。吴树梁不愿放弃既得的深圳户口也情有可原。

  像吴树梁这样努力了许多年靠积分才取得入户资格的人不在少数,大部分人等得起,那等不起的人呢?有网友说:“干嘛要挤进大城市呢?在小城市生活也不用这么累。”网友这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度他人,根本无力改变涌入大城市求得更好生活的人群的想法。假如吴树梁多年的努力白费,妻子在照顾儿子各方面有诸多不便,未免显得不近人情?

  俗话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政府所要求的灵活运用政策在此时就应该发挥作用。中国人向来在人情与法治保持中庸态度,具有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也可以兼具人情和法制。

  户籍制度改革是为了经济发展、统筹城乡,众所周知这其中还牵扯到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升学等重大问题,改革困难重重,改革完成不在一朝一夕间。此刻呼吁户籍制度改革的声音越来越多,政府也相当重视,但改革依旧停滞不前。在短时间内,户籍制度会大部分保持原状。吴树梁事件无疑给了改革一个方向,允许特例存在能给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一个突破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另外,“特事特办”照顾了弱势群体,也给了广大百姓一个交代。虽然这会碰到许多阻力,但未尝不可一试。

  可以由有特殊情况的拥有入户资格的公民向有关部门申请,并提供完备的资料,经有关部门审核方可成为特例。当然为了避免有人费尽心思“挤上快车”的情况,有关部门的把关十分重要,应采取“申请易审核严”的政策。有关部门务必多方取证,确保申请情况属实。

  我们都希望吴树梁的家庭能拥有一个好的结局,也希望广大“吴树梁”们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