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本地人有奖励,扰乱了就业市场
时间:2015-04-04 17:24:26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4月3日上午,北京市召开2015年就业工作座谈会,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处处长刘小军在座谈会上介绍,为促进实现北京市“以业控人”的人口调控目标,北京市今年将研究制订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更多吸纳北京户籍的劳动者就业。将制订具体的补贴用人单位的标准。(4月3日新京报网)

  对于北京人来说,这是一个大好的消息。当用本地人有奖励的政策实施之后,必然会让北京人,在找工作的时候受到欢迎,岗位好找了,这岂不是一大民生利好?但是,这里面的问题却是严重的,工作岗位就这么多,北京人好找工作了,外地人就不好找工作了,这是一个矛盾体。无疑,北京市社保局的新政策,严重扰乱了这种秩序。

  社保局为何会制定这样一个政策?其实,道理很简单,他们是为了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按照北京市政府的计划,2015年,社保局要确保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促进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20万人就业,帮扶城乡就业困难人员10万人就业,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如何完成这个任务?社保局走了一条捷径。他们鼓励用北京人,他们对用北京人的单位给予补贴,虽然补贴的具体标准还没有发布。可想而知的是,必然会有很多单位积极响应。试想,同样是用工,开着同样的工资,用外地人是没有补贴的,用北京人是有补贴的,谁还愿意用外地人?更为严重的则是,用北京人就业,是社保局提倡的事情。而社保局还有很多权力,比如对用人单位就有查处的权力。那么,如果不响应社保局的倡导,兴许就会遭遇“报复性监管”,会让不听话的企业穿小鞋。

  这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必然会是不小的打击。用外地人,不仅没有补贴,还可能让社保局很生气。而用北京人就业,社保局不仅高兴还给钱花,如何选择是可以想象的事情了。问题是,如果因为这个奖励,让很多北漂族一直漂着,或者是出现了辞退外地人吸纳本地人的现象的话,是不是也是一种罪过呢?

  眼下,是一个市场经济时代。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用外地人还是用本地人,他们考虑的因素应该是合不合适,能不能创造价值。政府部门的手去左右用工市场,这是不公平的,也违反了市场规律。

  对于北京市社保局来说,完成就业任务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用补贴政策挤兑外地人的做法,功利色彩是不是也太明显了?再说了,岗位就这么多,多用北京人,就会让外地人没有岗位,保障了北京人的就业,就侵犯了外地人的公平就业权。北京人和外地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人。前几天北京市教育局发布消息,将继续提高外来工子女入学的门槛,未来会越来越严格。这两家单位配合的倒是很默契。

  解决就业岗位,不是让社保局去挤兑外地人,而是让你们创造更多岗位。这种行为的背后,其实不是在保就业,而是保政绩。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