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胡”想拆迁
时间:2010-10-11 14:05:35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海散人 

几日前,偶然看到电视节目中介绍清末名臣张之洞故居的现状:白米斜街11号院已变成一个家属院;而白米斜街7号院里,一个个小家庭棋盘般密布,几乎都是见缝插针建起来的,里面的道路犹如迷宫。张当年自然不会想到多少年后,他的居所里会住进这么多人。

联想近日宜黄县“9·10”拆迁自焚案,忽然想到,如果张之洞今天执掌拆迁补偿,有城管、公安等等做支持,会否像当下某些地方的官员那般强横?

据《张文襄公年谱》记载,清末号称中兴名臣的张之洞因唐绍怡任用一事,与摄政王载沣发生口角,张之洞认为“舆情不属”,任用恐怕“激出变故”。载沣却毫不在乎地表示:“有兵在。”张之洞退而叹曰:“不意闻此亡国之言!”由此张之洞郁闷之极,与载沣几番争执之下竟然气得在内廷即咯血两口,卧病两月之后撒手西归。

在他看来,当国者眼见民情激昂、民变将起时,以“有兵在”而肆无忌惮,等闲视之,无异自绝于民,国将不国。由此断想,目前拆迁引起的种种纠纷,甚至悲剧、惨剧乱象频生,以张之洞对“民情”之见,纵然位高权重,恐怕也不会轻举妄动。

然而,在城市化的浪潮裹卷下,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纵容或变相纵容开发商强拆强建。强势拆迁让利益集团可能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期、挣了大钱,成就了部分官员的政绩,却把噩梦推给了部分被拆迁户,把危情推给了社会,引发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悲剧。

目前,中央层面对解决民生问题心急如焚,宜黄县“9·10”拆迁自焚事件所产生的舆情,似乎使《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加快了推进的步伐。

一直以来,“好经”并不是没有,只是执行层面有太多的歪嘴和尚,对法毫无敬畏之心。《物权法》颁布已经数年,但当拆迁出现不配合的“刁民”时,某些官员竟可以大言不惭“只知拆迁法,不知物权法”,认为有城管就是“有兵在”。此等“气度”令人不寒而栗。
实际上,多起拆迁悲剧发生时,如果地方政府能够保持中立,依法办事,依法执政,至少让人有说理的地方,不至于让被拆迁者走投无路,最后只能用自己羸弱的生命作为最后的砝码,上演一幕幕悲剧。

当官不畏法的时候,则民只能不畏死了。其实,关于拆迁处理,很早就有了经典的案例。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当年在距离柏林不远的波茨坦修建了一座行宫。当这位皇帝登高远眺波茨坦市的全景时,视线却被紧挨宫殿的一座磨坊挡住了。于是派人前去与磨坊主人协商,希望能够买下这座磨坊。但磨坊主表示这座磨坊是祖上传下来的,不能败在我手里。虽经反复协商,磨坊主软硬不吃。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一怒之下,派人把磨坊拆了。磨坊主居然就在当地一纸诉状把国王告上了法庭,地方法院居然受理了,判决结果居然是:“威廉一世擅用王权,拆毁由私人拥有的房屋,违犯了帝国宪法第79条第6款,应立即重建一座磨坊,并赔偿损失费150塔勒。”威廉一世虽为一国之君,拿到判决书只好乖乖遵照执行。

这样的制度、这样的气度,威廉一世最终被德意志各君主拥立为德国皇帝绝非偶然。

前些时候媒体提到北京朝阳区有“最牛的钉子户”,由于2003年对太阳宫乡拆迁部门给出的补偿表示不满,未能达成协议,之后房子一直没有拆除,“致使好好的一条双向8车道的马路,被挤兑得只剩下两条车道。”此事虽然至今还没有最后的下文,但至少没有用霸王硬上弓式的手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在这里总算还看到有理可讲的希望,因为没有明晰的制度路径之前,却还存有一点包容的气度。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