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治理“雾霾”莫忘“沙尘”
时间:2015-03-29 16:35:40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汪昌莲 

  京城今日遭遇今年首个明显沙尘天。上午10时起,北部郊区开始明显受到外来沙尘的影响,PM10浓度大幅上升,单站小时浓度均超过500微克每立方米以上,并很快影响到城区。目前,沙尘自北向南对北京的影响范围逐渐加大,PM10污染水平进一步升高,请大家减少户外活动,关好门窗。(3月28日《新京报》)

  雾霾污染“阴魂未散”,沙尘污染又“狰狞现身”。沙尘天气,已成为又一个对人类构成重大威胁的自然灾害。尽管北京这次沙尘天气因外源输入,是受蒙古国沙尘暴影响,但本地扬尘,也是造成沙尘天气的诱因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沙尘天气频发,除了气候原因之外,是否也有人为因素呢?我们当反躬自省。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约为165.3万平方公里,其中人类活动导致的现代沙漠化土地约有37万平方公里。沙漠化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虽然我国为治理土地沙漠化开展了大量工作,但沙漠化的态势,仍然是治理速度赶不上恶化速度,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过去,我国荒漠化治理存在三大误区:重建设、轻保护;在干旱区与草原地区大面积造林,用树木阻挡沙尘暴;信奉人定胜天,忽视了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而整个环境退化的过程,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错误的政策主导了人的行为。例如,在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类不断向未开发的脆弱生态系统迁移和引入不适宜的耕作制度,滥垦、过度放牧和滥樵。诸如此类的政策错误,值得好好反省。

  在沙漠化防治中,“水”是关键。生态问题,实质上是水的问题,有水就是绿洲,无水就是沙漠。水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人类生存的命脉。但目前在水资源的利用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在我国,由于灌溉技术落后浪费的水资源高达国民总用水量的50%至60%,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是造成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罪魁祸首。我国现有有效灌溉面积8.1亿亩,98%仍然采用古老的漫灌技术,浪费的水资源高达灌溉用水量的70%,说明灌溉不仅是水资源的浪费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最大的一个领域。

  因此,治理“雾霾”莫忘“沙尘”。 沙尘天气来袭,当务之急是要做好防护工作,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加紧环境恢复和建设。同时,治理沙漠化要从长计议,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革新耕作制度,实施农机具改革;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天然牧场,因地制宜建立不同比例的人工草地,对退化草地要进行综合治理,建立和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