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莫让清明祭扫为城市添“堵”
时间:2015-03-27 23:08:53  来源:荆楚网  作者:陈君 

  随着春游旺季和扫墓高峰的临近,本周末,武汉交通将迎来清明节前出行高峰。(荆楚网3月26日)

  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凝结着缅怀先人、抚今追昔的民族情怀,也是踏青赏花、感悟人生、享受自然、和谐万物的美好时光。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在春光明媚的周末去扫墓祭祖,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但在往年的清明祭扫中,总有些不和谐的音符破坏其应有的宁静和庄严,这些都应该值得我们深思和注意,避免为城市添“堵”。

  以往每到清明,鞭炮齐鸣、纸灰满天,这些都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的同时也污染了空气,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应该倡导文明参加清明祭扫活动,比如在墓前献上一束花,敬上一杯薄酒,以寄托哀思,也可以栽上一棵树,既庄严节俭,又绿化环境;以这些方式取代传统方式,能够节约资源的同时,使清明节更“清明”,使祭扫活动更加安全、文明、和谐、有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样一个传统节日里,很多人都选择驾车出行,这无疑为交通增添了很大的压力,不仅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更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所以要避免这种情况,应该听从交通部门指挥,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或错峰出行,如自驾出行,及时收听交通广播电台,随时了解景区、墓区周边的路况信息,通过时时路况计划行经路线,有效避堵,完成通行。在和谐畅通的环境下祭扫也是对社会、对自己最好的尊重。

  祭扫先祖是一种对先人的尊重和和哀悼,是表达思念的最好方式,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很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依然充斥其中,比如烧个纸、放个鞭炮就草草了之、匆匆回行。这个不仅不符合文明祭扫的风尚,更加不是对先人最好的思念,对此我们应该怀着诚心、带着实意和家人一起去墓地为先人祈福、为先人修整墓地,真正让祭扫深入人心、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这样才能很好地起到传承美德的作用,才能真正让后辈认识到祭扫的重要性。

  文明祭扫,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要在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过程中维护城市的和谐和畅通,让我们的城市真正在“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