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为城市发展注入道德力量
时间:2015-01-21 16:57: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四川省西昌市委书记 李俊 
  从数十年如一日向路人免费送水的“开水爷爷”,到身患“渐冻症”却依然坚守岗位直至去世的白衣大夫,近段时间以来,在四川西昌,凡人善举感动着这座西南小城,也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感动着全社会。是什么,让友善的空气在城市中弥散;是什么,为城市发展注入道德的力量?

  人们或许可以从城市的发展历史中找到答案。西昌,是举世闻名的航天城,嫦娥卫星从这里奔向月宫,一代代航天人以爱国、敬业为自觉,在这座城市抒写壮丽的人生华章;西昌,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自治州——凉山州的首府,红军长征时的彝海结盟,为这座城市刻录民族团结的基因。

  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既要依靠历史传承、持续积淀形成;也要依靠当代奋斗、不断丰富发展。这就是在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领域搞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城市治理,外化于市民行动。这种建设,不同于修高速、盖高楼,忽冷忽热不行,大干快上不行,急功近利不行,须得潜移默化,长期抓,有韧性。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城市更文明,首先要通过改善党风政风净化社风民风,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公职人员等的示范作用。我们建立了群众诉求、困难群体、社会稳定“三本台账”,用记账销账的方式,督办每一件群众要求我们办好的事情;通过电视问政、社会评调、“最差评选”,反向倒逼城市治理者改进工作,使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社会和谐成为城市治理的主色调。

  其次还需要通过改善城市治理,净化城市环境,给人民群众舒心舒朗舒畅的生活空间。我们大力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把政府的服务管理职能深入基层细胞中,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修订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对老城区供排水、电网、道路和历史文化古迹进行全面改造和维护,投资40亿元建成2万亩邛海湿地,使城市环境更加优美整洁,使市民文明素质和文化品位大幅提高。

  说到底,城市文明建设离不开党委政府有目标的主动作为、有计划的教育引导。我们坚持每年开展“年度感动西昌人物”和“年度影响西昌事件”评选活动,发挥先进人物、道德模范、社会名流的引领示范作用;举办国际马拉松赛、全国诗歌大赛等品牌文体活动;在彝族聚居的乡村开展革除薄养厚葬、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酗酒赌博等陈规陋习的移风易俗活动。

  这些坚持结出了硕果。随着“开水爷爷”“渐冻症医生”等越来越多的“西昌好人”被媒体发现,我们越发感到,精神文明是可以建设的,只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城市治理中,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就一定能隆起城市的精神高地,建成市民的精神家园。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