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改造:统筹规划先行
时间:2010-09-06 11:29:43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刘光宇 

一个城市改造的巨大浪潮正席卷着中国大地,推动着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前进。老房子被拆了,胡同被改造了,小巷消失了,越来越多的人感觉自己的城市越来越陌生了。有的楼房盖起也就二三十年时间,有的甚至只有十几年,就又被新的楼房所取代。我们在为经济浪潮下城市改造成果鼓与呼的同时,又不得不拷问自己的良心:我们的社会财富真的到了用不完的程度了吗?

中国城市改造建设是必然趋势

中国从来没有停下过加速城市化的步伐,伴随着新城诞生,旧城建设也如火如荼。北京、天津、广州、重庆都在推动旧城改造的建设,加上各省城市不甘人后的架势,让中国正成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运动场。

2009年年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决定,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在8月7日至8日于海口召开的“城乡一体化:趋势与挑战——中国‘十二五’时期的农村改革国际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说,中国城镇发展四个阶段中有三个阶段是在特殊的不正常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这决定了“二十年内现有中国城镇的住房就得拆一半”。

2009年11月,北京市正式发布《城南行动计划》,要将近2900亿元的资金投向城市南部,改变北京城南北“阴阳脸”的不均衡现状。

涉及拆迁费用高达千亿的《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今年初开始公示。广州拟通过街区整体改造、新区地块与旧城地块的联动开发和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开发运营来实现改造资金的平衡。

三年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表示,用3—5年时间,投入1000个亿把主城九区的危旧房全部改造,既要让老百姓增加住房面积,又要加大绿地占有率。

据调查,我国城市需要改造的旧城面积约占10%左右,旧城改造后,容积率一般可以提高1到2倍,可以挖掘出40%的土地潜力。因此,提倡自我改造、适当提高城市的容积率,是防止土地过度扩张的有效办法。可见,城市改造浪潮正大步前行。

旧城改造为何屡遭质疑?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般情况下,这都是一句好话。城市化在加速,旧城建设也必然提上日程。加大城市改造的力度,本来这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增加城市容纳人口的能力,既顺应了城市化的进程,也符合广大农民想成为城市人的迫切愿望。可为什么如火如荼的城市改造就遭到各界不同声音的质疑呢?
在城市管理者主导下的城市改造和城市发展,往往是快速的、高效的。但是这种发展速度的结果,并非利大于弊。在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的“扩张热”中,中国不少城市建设遭受了不小的蚕食,文物遭到戕害,城市失去特色,通过土地财政推动城市建设,让城市变形。

土地财政的初衷是服务于城市建设的,但在现有官员政绩指标体系激励下,城市建设本身就已经变质为某些官员追求政绩的一个工具。

很多历史文化名城也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如何处理旧城改造中发展经济和保护文物的矛盾?

在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特别是近十年来,不少城市提出了旧城改造思路,追求大规模的建筑群、大体量的建筑物,导致城市面貌千篇一律,而这种单一面貌的文化正在吞噬以历史城镇、历史街区、古老建筑为标志的城市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

原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罗哲文说,城市化是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方向,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城市化过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防止和减少“开发性破坏”。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同时,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比如把城市化目标变成一种指标,导致一些城市出现不理智的盲目扩张问题,一味“求大求洋”,表现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就造成了“开发性破坏”:原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丧失或变味,而新的城市景观和其他地方一样,“千城一面”,没有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黄平一语中的,慢工出细活,要让城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改造就不能以盈利为唯一目的。这也就提出了城市改造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

新华时评提到,无论是历史较短的新兴城市,还是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都,都在大规模地进行旧城改造。好地段大都建成了“富人区”,接近市中心区域的房价高得让普通居民不敢问津。旧城改造成了“驱贫引富”运动。

这也就容易造成干群矛盾加剧,社会不稳。这样,政府和被拆迁群众就要站上矛盾的对立面。政府要改造城市,要建设城市,那么,必须对旧房子进行拆迁后,再进行开发建造新房子。对老百姓来说,补偿太少是不愿意拆迁的,所以,“最牛丁子户”这样的典型案例也就难免了。

城市改造要有整体规划意识

几乎每个城市都需要改造,都需要持续的更新,有拆有建,这样的城市才可能跟得上时代。然而该如何做到和谐改造,真正让改造成为城市化进程的正面推动力呢?

学习和借鉴无疑是一个改变自身的捷径。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以直接拿来用,但是也有困惑:前人开创了多种模式,我们该效仿哪一种?

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表示,我们的城市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好的东西学不来,坏的东西一学就会”。未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必须要走科学发展之路,必须要进行城市转型、城市升级。我们需要学习国外先进城市规划理念,比如紧凑城市、创新城市、世界城市、田园城市等。“欧美国家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我们的城市总是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而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中国城市化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荣誉顾问邹德慈也谈到,一个城市之所以有吸引力,就是因为有自己的特色。城市改造或建设,一定要有规划体系,具体的建筑的设计,园林的设计,道路的设计,这个本身确实就是一个很大的体系,这个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也就是说,避免千城一面,除了外表,还要讲究城市内涵。

黄石港区政协主席范国强建议总体规划要高瞻远瞩。城市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绘“最新最美的图画”,而类似用橡皮擦将“旧画”中不完美不称意的部位擦拭重绘。这重绘的内容与城市的定位有关,重绘的效果则与城市领导的水平有关。这就要求旧城改造的总体规划一定要高瞻远瞩,与定位实施对接。

一位平民百姓让广州市政府部门叫停了亚运道路改造原有的更换花岗岩路沿石的计划,从而为道路改造工程节省下大约5000万元的资金。这样一次来自民间的监督,给广州城建领域狠狠地敲响了一记警钟。

这就是民意,它提醒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旧城改造的目的乃是为了优化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旧城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

是不是旧城改造就约等于大拆迁呢?能不能在政府和居民的诉求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呢?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李铁认为,城市的发展并不一定都要通过大规模的拆迁来实现。大规模拆迁有可能为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成本,而且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没有直接的关系。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