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篇章四:昙华林在体制困局中突围
时间:2014-12-11 15:17:36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李津逵 

  昙华林就象武汉历史的后院,起于新世纪的保护建设犹如打开了一道通往后院的大门。进门后越走越深,遇到数不清的新问题。历史建筑活化的体制之困,便是一桩大难题。

  其实,拥有和使用历史建筑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威尼斯宪章》要求:“做历史性城市和地区的保护规划,应该是一项多学科的综合工作,事先须由考古、历史、建筑、技术和经济等各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必要的调查”。俄罗斯修复学院的创建者、历史建筑修复专家普鲁金曾说,“历史建筑的修复决不是房屋的修缮”,普鲁金和他的教师学生是以对历史建筑极大的敬畏与珍视,从一块烧焦的木片,一片脱落的墙皮研究建筑的材质、工艺,然后制定古建修复的方案。这种光复旧物的态度在意大利、西班牙、在英国、在整个欧洲可以处处感受到。19世纪末期,威廉·利华为他的兄弟利华有限公司所建设的“阳光之港”(时代约略等于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当时邀请30多位建筑师为工人所建的住房、剧院、教堂、美术馆,今天已成为英国的历史保护区。一位居住其中的退休飞机工程师告诉我,他10年前买了这里的一套房子,按法律他不能更改建筑的外观。我在英国还听说,如果一座百年前的墙体在建造的时候以马血搅拌灰浆,那么今天在修复的时候也必须用到马血。于是当世界各国的游客观赏意大利那些以不同颜色的大理石修复的罗马石柱的时候、当人们欣赏西班牙那些粉白的墙壁上刻意留出的一段中世纪红砖所砌筑的拱卷的时候,心中油然而生的不仅是对逝去的辉煌的感慨,更会感慨这所有的修复,都是为了展示“人类集体记忆”——让本地的居民和远方的客人由此增加对历史的实感和审美的品位。

  在昙华林,有些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孤寂廖落在校园一隅,既未被使用,也未被保护,等待着的只有墙倒屋塌;另一些优秀历史建筑由政府出资整修一新,但使用单位大门紧锁,过往的游人只能透过栅栏和门缝窥望。优秀历史建筑按照法律是由使用人维修的。可这建筑是由政府在历史建筑立法几十年前以无偿无限期使用的方式划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这些单位的主业不是文物保护机构,既没有专业人才也没有专项资金。他们在承接这些历史建筑的时候并没有将维修成本纳入预算,一旦历史建筑技术寿命临近,这些单位只会手足无措。假如不是政府出手,这些建筑不会得到维修。而政府出资维修之后,这些建筑一如往常被牢牢地锁在围墙和大门之内,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未能向公众开放而继续沉没。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源自于产权制度,即历史建筑对行政事业单位无偿划拨的使用制度。

  在这种无偿划拨的50年之后,相关法律才明确所有人的保护责任,2003年4月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实施《武汉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10年之后,《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更以武汉市人大常委通过、并经湖北省人大常委批准,由此提升了保护的法定级别。值得注意的是新颁条例的第四十八条:“公有优秀历史建筑的使用现状不符合保护图则规定的使用性质和保护要求,为了保护的需要,可以对承租人进行公房使用权调整,承租人应当予以配合”。可以想见在过往的十年中,有关部门遭遇了多少公有优秀建筑的使用现状不符保护要求又不做整改的个案。

  在香港,建筑物的保护要与使用结合起来,叫做“活化”,这是在历史建筑保护的投入与社会效益产出之间寻找平衡的方式。“活化”的过程是政府与非赢利的民间机构合作完成的,港府为此专门设立了优秀历史建筑活化的“伙伴计划”。港府聘请了一个具有公信力的专业委员会,成员都是以个人身份而不是机构代表出任,其中不少是“太平绅士”或“紫荆花勋章获得者”。在这个委员会的评审之下,众多非赢利机构提出的活化计划中遴选出最合适的方案,经过政府的资助和众多专业机构的帮助实现了建筑的再生。这个建筑将按照事先承诺向公众开辟一定的空间与时间作公共用途。例如九龙巴士公司创始人之一的雷亮先生后人将家庭的私宅“雷生春”捐献港府之后,在初步整修之后即列入“伙伴计划”,经过数轮的竞标,最后是由浸会大学将其作为中医馆来活化。这座建筑经过修复和增加必须的结构设备之后开门营业,并辟出一楼的一半空间作为“雷生春”保护活化过程的博物馆,另一半也是对外开放的凉茶店,医馆还有安排了专门面对香港市民的义诊时间。

  中国大陆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是在一场文化大劫难之后从无到有起步的。人才不足、技术不足、体制掣肘,使历史建筑或是根本得不到保护,或是单纯保护轻利用,不关注向公众的开放,历史建筑的教育作用发挥有限。然而就象正在萌动的春天一样,昙华林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局面出现了融冰的态势。今年春天我听说,翟雅各健身馆在武昌区政府的协调下,将由武昌区联合市工程设计产业联盟共同修复,并交由产业联盟使用。工程设计产业联盟是武汉工程设计行业的联合体,对于历史建筑保护拥有相当的人才与经验。这样,在一个鼓励只管用不管养的体制之下,在一个只问保护不问利用的体制下,武昌区政府以“块块”协调“条条”,以城市复兴这个最大公约数整合不同行业的诉求,最终通过“千言万语、千辛万苦”,找到了历史建筑“活化”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