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以人为本”造就移民安居梦
时间:2014-10-24 19:24:59  来源:荆楚网  作者:西湖 
  沿着新开通的郧十一级公路,穿过十堰滨江新区,抵达郧县柳陂卧龙岗社区,走进柳陂镇卧龙岗社区,宽阔笔直的柏油路,郁郁葱葱的行道树,整洁干净的农家院落,还有一波碧水在村前流淌,小桥流水,一幅生态宜居的特色新农村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10月23日荆楚网)

  中国缺水由来已久,且水资源分配不均,以至缺水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历经十年艰辛奋战,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条件已经齐备,丹江口水库一库碧水,即将北上。从媒体的报道中看出,当初“舍小家,为国家”的丹江口水库移民,已民在新社区区过起了安稳的小日子。

  坚持“以人为本”是18万移民和各级政府成功的法宝,才能将移民区打造成生态宜居的特色新农村,将民生工程计划打造成真正的民心工程。

  这绝对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惊世壮举。三年时间,18万移民顺利迁徙完毕,相当于新建一座中等城市。证明丹江民众、湖北人民,乃至于我们这个民族的集体主义精神,形成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集体主义共识,还能够将这种共识付诸实践,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的确,“以人为本”要求有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意识,那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中华民族。卧龙岗社区的新生活就是最好的例证:宽阔笔直的柏油路,郁郁葱葱的行道树,整洁干净的农家院落,还有一波碧水在村前流淌,小桥流水……这样的新社区,搁在哪,都是一个令人心生向往的地方;居民脸上幸福的笑容,永远是那朵最美的花。

  “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理念在湖北南水北调移民工程中的具体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地方干部和居民,团结一致,将自己的小家建设好,更为建设美好中国的大家出一把力。村子变社区后,居民收入是难题。国家的政策再好,致富还是得靠自己那双手。蔬菜大棚种植、社区发展光伏农业生态产业园,让打工近在家门口……

  收入稳定了,精神文化也不可缺乏。社区文娱生活也要丰富起来,办晚会,修广场,开展户外休闲活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丰富起来,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所以的成功皆在表明,中国人民是勤劳的,更是聪慧的。

  “江面碧波荡漾,路旁绿树成荫,田间大棚林立,房屋鳞次栉比,山上硕果满园。”是移民区卧龙岗社区的远景规划。他们已经迈出了最难的那一步,相信离最终规划也不会太远。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政府和群众就能共同凝聚正能量,造就移民新区的安居梦,进而打造美好中国梦。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