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沉睡的“城市大钟”更应该理智的死去
时间:2014-10-24 19:16:47  来源:荆楚网  作者:郭元鹏 
  “我就纳闷了,挺好的大钟咋就不走了呢?”10月12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哈市一些建筑上的景观大钟都已沦为摆设。记者采访发现哈市街头的很多建筑物上的大钟都已经停摆了。正值哈市创城关键阶段,希望相关管理部门唤醒这些“沉睡”的大钟。     (10月23日东北网)

  看到这则新闻,我和记者的想法有点不一样。记者的意思是这些停摆的“城市大钟”应该修一修,让它发挥作用。而在我看来,这样的“城市大钟”更应该在沉睡中死去,如其唤醒它,倒不如理智的放弃。

  “城市大钟”的记忆,对于我这样的中年人来说,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战争类型的电视剧,我们总能看到战士们把接头的地点定在“城市大钟”的低下。其二,来源于儿时的记忆,家家都没有钟表,只能注意倾听“城市大钟”的整点敲击的声音。这种记忆是美好的,也是无奈的。这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很贫穷,谁家都没有可以报时的设备。这些东西就是个奢侈品,只有地主家才能有一个,只有富豪家才能有一个,只有官员家才能有一个。那个时候,所有的城市都需要一个或者多个“城市大钟”,“城市大钟”越多,越证明城市是时尚的。上世纪80年代,“城市大钟”依然是各个城市在建设基础设施的首选。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沛县的县城也赶潮流,在城市最高的建筑上安装了一个“城市大钟”,只不过就是这样设施政府都难以承受,我们这里是全民动员,全民都捐款一元才建设了这个“城市大钟”。我们看着“城市大钟”去上学,去工作,去作息,“城市大钟”是很多人的时间指南。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有了手表,有了座钟,可以说谁也不再需要去抬头看看那个早就老态龙钟的“城市大钟”了,到了现在,这个“城市大钟”也已经是一个摆设了。可是,并没有因为“城市大钟”成了摆设而引发民意不满。

  “城市大钟”成了摆设,固然和管理部门不作为有关系,但是也和社会环境有关系,因为我们早就不再需要“城市大钟”了。别说是“城市大钟”了,就是在很多家庭,还有多少人会放上座钟、挂钟?即使有,也仅仅是作为装饰。眼下各种设备都可以轻视的获知时间。手机上,电脑上,商铺里,谁还在意一个“城市大钟”的停摆与否?

  很多事物都会死去,正如我们曾经酷爱的VCD、电唱机、录音机,这些东西都离开了我们的生活。其实,值得反思的是城市设计者们?在“装修美化”城市的时候,是不是能来点新鲜的,搞点有创意的?城市设施的存在是为了方便群众的,而不是仅仅为了好看的。正如现在满大街都闲置、倾倒、破烂的公用IC插卡电话,还有人去插卡打电话吗?就是老年人也不会去打这个电话了。遗憾的是这些插卡电话和沉睡的“城市大钟”一样,都在为了摆设而摆设。

  “城市大钟”这样的公共设施既然已经不适应时代了,把它们唤醒,不如让它们理智的死去.......为民服务不要摆设,城市设施也不要摆设!把维修”城市大钟”、插卡电话上的钱用到其他方面更好,比如免费的无线网络等等。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