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天津:城乡协调看双街 生活附属设施一应俱全
时间:2010-08-20 14:38:04  来源:北方网 

宽带入户、地板采暖、低热温泉24小时供应;幼儿园、小学、公园、麦当劳、超市、大药房,生活附属设施一应俱全。这是双街村民居住的“双街新邨”。

1999年,韩国盛和、意大利威盾、法国乐百氏等8家企业落户的双街中小企业工业园,年租金收入580万元;2003年,在北辰开发区开发建设了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双盈工业园,年租金收入2200万元;2004年,竞拍收购了河北船舶大厦烂尾楼,将1.6万平方米的B座打造成集商务办公、总部经济为主的“中汇创业园”,年租金1000多万元。这是双街村的“不动产”。

种苗繁育研发中心、草莓研发中心里“克隆”出来的种苗,送到紧邻的1.2万平方米的驯化中心驯化后,移植到引进以色列技术的100个大棚,国内外最先进的蔬菜、花卉苗木、草莓品种在这里繁育销售,在这里种植收获,年销售收入近2亿元。这是双街村的现代农业科技园。

工业园区化、住宅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是本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的梦想,更是北辰区双街村党总支书记刘春海的追求。

双街村实现了。双街人幸福着。

农村问题,第一位的是解决农民的温饱。作为大城市郊区,在土地被征用的情况下,双街村以战略性的眼光,借势发展。回购土地,建标准工业园,出租;竞拍烂尾楼,将其变身创业园,出租,一步迈进了“租赁业”为代表的服务业。

1999年,刘春海淘到了第一桶金。

双街村,位于京津公路引河桥北双街镇辖区内,毗邻外环线,103国道与北运河从村东和村西平行穿过,交通便利,自然条件良好。全村占地面积1.73平方公里,农业人口1356人。上世纪90年代,建起了以养鸡场、饲料场为主的生态农业养殖公司和8家规模不大的企业,农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位居北辰区不发达村之列。

1998年,北辰开发区将2400万元占地补偿费拨给双街村。这是33岁的刘春海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年后,见过的最大一笔资金。

钱来了,博弈开始。

班子成员中,大部分人主张将这笔钱发给村民:这是村民卖地所得,是祖产和家底,不能糟蹋了;村民说,按人头分,一夜成“富翁”。

面对这笔巨额资金,刘春海心平气和地说:“全国人民每人拿出一元钱,就是十几亿元,那得做多大事。如果这一元钱放到个人手里,连一顿饭都吃不了。补偿费发给每个人,也就2万元左右,能解决多大问题?”沉默片刻,他语气坚定地说:“咱不能鼠目寸光,分光吃净。如果把这笔钱集中起来搞资本经营,或许能给双街村赚大钱。”刘春海说服了大家。

2400万元投向哪儿?

村长管士岐说:“那几天,春海过得很辛苦,马不停蹄,到处奔波找出路。最后,他告诉我,十几年了,8家村办企业总不死不活,看来靠自己办企业,在短时间内很难让群众富起来,必须拓宽视野,借势发展。”

精明的刘春海跳出了双街村,把目光锁定在北辰开发区。双街村一半的土地被开发区征用,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投资环境越来越好,落户创业的中外企业纷至沓来。假如在开发区买一块地建标准厂房,然后出租给投资商,每年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10年、20年,只要没有毁灭性的天灾,工业园年年有租金。于是,他大胆决策:以10万元一亩的价格在开发区购置120亩土地建工业园出租。

所有人都糊涂了。当初,开发区征地时是2万元一亩地,如今买回来要10万元一亩,刘春海究竟在搞什么?有什么猫腻?1200万不会打水漂,有账可算:2万元征的是盐碱地,10万元买的是“九通一平”的工业用地,科学规划为一个工业园区,建3.6万平方米的标准工业厂房,依开发区的发展态势,一准不愁租。

算账的人明白,倾听的人还是心有余悸。

时不我待。集体决策后,刘春海用土地补偿金和银行贷款,投资4800万元,在120亩土地上建起了北辰区第一家村级外国中小企业工业园。筑巢引凤,工业园吸引外资1000多万美元;内资1500多万元;利税1000万元。不仅当年进账租金580万元,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全部实现了就业。

村民们乐了,有了稳定的收入,心里踏实了。

村民们服了,刘春海的远见卓识和勇气才智,让他们心悦诚服。

2003年,刘春海如法炮制,再次出手。筹资2亿元在开发区东侧购置工业用地620亩,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开发建设了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成后的工业园区吸纳60余家中外企业入驻,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利税1.6亿元;租金收入2200万元。

2004年,刘春海惊人一跳,挺进市区。坐落在河北区的河北船舶大厦,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由于种种原因成了烂尾楼,有关部门决定以2960万元整体拍卖。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财富,关键看你有什么眼光与智慧。空置了10多年的烂尾楼是甩不掉的包袱,烫手的山芋。而刘春海却洞察到它的升值潜力。在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和法律事务所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后,势在必得的刘春海带着一张支票就走进了竞拍现场,第一回合便将其收入囊中。接着,投资1亿元对船舶大厦进行内外装修,然后,将1.3万平方米的A座以每平方米7500元的价格售出,抱了个金娃娃。随后,将1.6万平方米的B座打造成集商务办公、总部经济为主的中汇创业园,年租金达1000多万元,成为双街村的“财富大厦 ”。

借势发展,筑巢引凤。三个园区,成为双街村搬不走的“摇钱树”,村民衣食无忧了。然而,酝酿已久的“居者有好屋”的方案又摆上了案头。一个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实现村民住宅“城市化”的蓝图渐渐变成现实。

2000年初,在市政府举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报告会”上,双街村被列入全市重点建设的八个城镇组团之一。特别是参观了几个“城镇化建设”典范后,“农村城镇化”理念深深地植入刘春海的心中。

“农村城镇化”,让刘春海兴奋难眠:一是政府的倡导与他让祖祖辈辈住在低矮平房的村民搬进楼房,享受城市人一样生活的梦想不谋而合;二是工业园发展势头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初步具备了搞“城镇化建设”的条件。审时度势,刘春海提出,建商品房造势聚人气,带动双街村城镇化建设。

涉足不熟悉的房地产业,水有多深险有多大?村干部心里没底,多数人认为太冲动,不知深浅。副村长项连珠好言相劝:那不是咱农民搞的玩艺儿。村民怀疑观望:这不打镲么。也是,杂草丛生,破烂不堪的地方,出租车到引河桥就停下不愿开进村,建楼房,谁来买?

干事需要激情,更需科学谋划。

刘春海很慎重。与班子成员多次研究、测算;与房地产界资深人士反复探讨。最终方案是,投资1.5亿元,建设15万平方米的双街新家园,先筹资2000万元,边建设边销售,回笼资金再建设。

摸着石头过河。

2000年5月,双街新家园破土动工。

小区建设顺利。然而,当一期6栋楼拔地而起即将封顶时,2000万元所剩无几。

“卖楼”。可是,配套设施未成的楼宇耸立在农舍与凌乱的建筑工地之间,根本引不起人们的关注。任凭刘春海说得天花乱坠也没人掏钱。屋漏更遭连夜雨,建筑队天天催要工程款回家过春节。刘春海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凌晨二、三点钟还在工地转悠。然而,他没有退缩,四处奔走筹措资金,终于感动了“上帝”。民营企业拆借,银行放贷,1000多万元注入双街新家园。

追求完美的刘春海在配套设施和小区环境上下功夫,引进先进地板供热系统,自来水、地热水“双水”入户;小区内绿化面积3.4万平方米,铺设了400延米的鹅卵石健身路,设立了200个汽车车位,兴建了8000平方米的中心花园,小区保安24小时巡查。出台了优惠的购房政策:对外:每平方米1100元。对内:肥水不流外人田,村民自购房在每平方米800元的基础上,再优惠10个点位。

2001年10月1日,双街新家园竣工。

当晚,刘春海在小区中心花园策划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晚会。与其说是晚会,不如说是一次成功的品牌营销。本村村民来了,周边村民来了,在武清区工作的完达山乳业的职工们也来了。他们欣赏晚会,参观小区,众口一词:不敢相信,双街村竟然建成了这么优雅、舒适的现代化小区。

完达山乳业公司领导当场拍板,一次性为职工购买了50套住房,并现场交了定金。这戏剧性的一幕让刘春海激动不已,信心陡增。

当地的年轻人不再犹豫,不再等待。他们将拥有一套双街新家园住房视为追求新生活的时尚,一种身份的象征。大部分准备结婚的年轻人对父母坦言:“结婚四间大瓦房,不如双街新家园。”

本村的、外村的、邻区的、市区的,一天销售60多套。2002年底,双街新家园全部有了新主人,双街村70%的农民在这里安居。

人们开始用另一种眼光审视双街村的“城市化”,他们期盼刘春海有更大的作为。

试水成功。尽管有些跌跌撞撞,但刘春海很享受过程。毕竟积累了经验,谙熟了规则,迈入了门槛,积蓄了能量。一鼓作气,规划开发占地180亩的双街新城

“双街新城将瞄准城市人群,使城市与近郊不再有距离。让久居闹市区的城里人享受清新的空气、质朴的乡情和生活的宁静。”刘春海说。

以人为本。双街新城在保持新家园适度规模、设计合理、品质精良、环境舒适、体贴入微的售后服务和物业管理等诸多优势的基础上,全部实行楼宇智能化,采用生活净化水、滦河水、温泉热水相结合的三水系统和双气设施,区内建设30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4000平方米的商贸市场、1000平方米的超市和3000平方米的酒店,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2003年12月6日,是双街新城开盘的日子。

经过深思熟虑,“操盘手”刘春海否定了多项开盘设计方案,拿出10万元资金,慰问天津百名优秀出租车司机及其家人,为他们拍照全家福,同时请他们到周边接双街新城的准购房者。又一次标新立异的营销,双街新城迅速受到了追捧,市区的、北京的消费者,在北辰开发区工作的外国人也前来购买。2005年,24万平方米的双街新城清盘告罄。

刘春海说,尽管大多数村民自购了新居,但占地300亩的老平房还在,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宅基地换房。2009年,在原村址上,规划建设了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双街新邨”,全村621户农民搬进了生态宜居的新居,双街村真正实现了住宅“城市化”。

土地是有限的,总有开发殆尽的那一天。在基本实现工业园区化、住宅城市化之后,北运河畔那片曾经养育了父老乡亲的农田是仅存的财富,保护它的最好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科技化之路,增效、增收。

2009年1月,刘春海独自来到北运河畔的农田。

近年来,随着村民收入的多样化,年轻人不愿再种田,3000亩地仿佛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土生土长的刘春海在工业、房地产业打拼时,始终没有忘记这片农田。那时,他觉得仅靠在农业上做文章,可能延缓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工业园区化、住宅城市化目标的实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理念的不断撞击,刘春海意识到,土地是有限的,不能都开发房地产,得给子孙后代预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双街的后10年、20年持续发展还需要现代化农业来支撑。

土地不能总这么荒着,从何破题?

  在一份资料上,刘春海偶然看到:荷兰、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种苗工厂化生产已成为先进的产业,获得了种植业中最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我国现有蔬菜种植面积约2.7亿亩,花卉种植面积1100多万亩,每年需要蔬菜花卉种苗1万多亿株,市场巨大。

  目前,中国一家一户种植蔬菜花卉等种苗的生产模式,已不适应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的发展趋势。

  从媒体报道得知: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到2011年,新建40万亩高标准种植业设施生产基地,建设12个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区,建设10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天津设施农业的发展为种苗产业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思考之后,“种苗科技产业”在刘春海脑中挥之不去,他又捕捉到了商机。

  科学决策。刘春海率团赴江沪鲁考察;征求区镇领导意见;聘请专家学者出谋划策……

  2009年4月,投资2亿元的双街现代农业科技园破土动工。

  按规划,科技园内一期建设1000亩的高新设施农业园。按循环经济与生物技术的科学原则,按生物农业的产业链条进行合理布局,将通过农业生产的科技化、标准化、节约化和规模化来实现农业产业的调整,大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并通过循环生物技术的利用,大大提高农业产业全链条的附加值,真正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010年8月,3000平方米的植物组培中心和3000平方米的草莓研发中心已建成。中心后面,1.2万平方米的种苗快速繁育中心已完成了热镀锌钢结构主体建设。不远处,每栋660平方米的100栋二代节能温室里,栽植的荷兰茄子、以色列黄瓜结下了果实。

  据介绍,植物组培快繁中心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植物组培技术、脱毒、快繁技术,采用GMP的工艺流程,主要开发培育各类经济作物及名贵果蔬新品种,年生产能力5000万株。蔬菜及特殊农作物种苗繁育中心主要进行荷兰瑞克斯旺的戴多星黄瓜、以色列西红柿、荷兰安莎的彩椒等国内外名特优新蔬菜品种引进繁育,按每年繁育5茬计算,年繁育能力为5000万株。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种苗产业化是运用生物与农业高新技术的集成繁育种苗,没有高科技人才不行。

  孙振久,西北农大园艺系博士,曾在日本京都府立大学研修、岗山大学留学,先后担任陕西省农科院蔬菜所副所长、天津市蔬菜所副所长、天津捷怡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主持过国家和天津市蔬菜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重大课题攻关。刘春海聘他为项目首席科技顾问。

  专门从事生物技术管理与咨询的天津华生生物园管理有限公司,拥有刘建亚教授领衔的20多名生物技术领域海内外精英,多年来该团队在生物技术产业领域内的积累而拥有一个国际化的生物技术科技网络和技术资源。刘春海与该团队合作,为园区打开一条农业科技产业化新路。

  人才济济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先后与双街现代农业科技园签约,成为项目合作单位。

  在园区的北侧,一栋栋占地50亩、总面积3万平方米的蟹味菇基地正在加快建设,今年10月份投产。采取货架式立体生产,日产蟹味菇20吨,相当于在6000亩地上建设3000个大棚的产量,产品大部分出口日本,年销售收入1.5亿元。

  在节能温室里,技术员小董滔滔不绝:“100个大棚,引进以色列技术,从温控、遮阳网、滴灌全部自动控制;蔬菜用鸡粪和农作物秸秆作底肥,还喝营养液呢。咱这的蔬菜都是有机的,营养高,价也高。园区与保定草莓研究所合办的草莓研发中心,主要进行国内外最新草莓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今年春季,我们试种的日本品种采摘期最高每公斤100多元,一棚纯收入3万元。”

  高新设施农业园建成后,直接带动基地3000-4000亩。园区可为1000多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同时,还将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市场支持,户均可增收6000元。

  住宅城市化,不是简单地建一片高档小区,让农民搬进漂亮舒心的新居。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都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双街村统筹兼顾,村民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打开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孩子进幼儿园、上小学的新闻赚足了读者的眼球。简单说,城市里按户口划片,一路之隔,望园(校)兴叹;新社区没有幼儿园或小学,家长们使出浑身解数……

  双街村呢?

  教育首先从娃娃抓起。生活富裕了,就得让村里的孩子与城市里的孩子一样,从小有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接受最好的教育。这是双街干部与村民的共识,在村所有重大事项“公投”中从未有过的全票。

  在双街新家园西北侧,村里投资1000万元,兴建了一座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花园式幼儿园-双街幼儿园,幼儿园有多功能的婴幼儿教学空间和生活空间,聘请50名专业幼儿教师,而且采取双语教学,每个孩子享受着精心的呵护与优质的抚育。

  挑选出村里位置最好的65亩地,迁走了3家效益较好的单位,拿出建村委会办公楼的资金,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了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双街模范小学。这所现代化的小学分教学、生活、运动3个区域,综合教学楼,学生宿舍、高标准体育馆、铺设塑胶跑道的操场、餐厅等,1800名学生入校就读。

  城市人闲暇时逛公园,到图书馆充电,进体育场健身。搬进新居的双街村民在提高文化品位和综合素质方面也不落伍。双街村先后投资300万元,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健身基地、街心花园、村民学校、文化活动室等。茶余饭后,村民们在这里休闲健身,读书学习,陶冶情操,不亦乐乎。节假日,村里还组织民间花会、戏曲演唱、卡拉ok演唱会等文体活动。“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喻户晓,人人遵守,健康向上。

  城里人有养老保险,双街村民也有。农村老人没保障,增加子女的负担,最容易导致家庭不和谐。村里给全村年满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的村民统一上了社会统筹养老保险。男年满55周岁女50周岁的村民每月领取700元的养老金,养老金的数额还会不断地增加。目前,270名老年人享受养老金待遇。对因生病、伤残而丧失劳动力的村民,除享受社会统筹保险之外,村里每月补助每人300元保障金。村民吴恩林高兴地说:“种了一辈子地,没想到老了村里还给发工资。有了养老金,子女没有后顾之忧,家庭和睦了。”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村所有村民全部参加了合作医疗,一般情况医药费报销比例为33%,大病可二次报销,比例提高到90%。

  还有城里人没有的。凡是考上大专以上学历的学生,双街村有奖励:大学本科5000元,专科3500元。18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每年享受150元的补贴;每年春节,给每位村民发放福利费400元;每个中秋节,每户“四大样”:米、油、蛋、鱼。

  风景这边独好。

  2009年,双街村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利税3亿元,劳动力就业率达到100%。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双街,让村民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面对成绩和荣誉,刘春海依然淡定。他说,最爱听的话是村里的大娘看到他时说:“儿子,我们可得了你的济了,生活无忧无虑、幸福快乐,这日子太好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