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2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环境\"债务\"超数十万亿 专家呼吁建生态GDP核算体系
时间:2014-09-22 11:47: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璐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国内生产总值(G D P)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对干部的考核,也逐渐形成了“唯G D P论英雄”的政绩观,部分地区不惜以牺牲环境和百姓利益的代价换取G D P的增长,导致的结果就是曾经的环境红利开始以债务的形式出现,目前中国环境修复需要超数十万亿的投资。

    这是9月20日召开的2014年生态文明企业家(库布其)年会(以下简称“年会”)上透露的消息。与会专家认为,在如今经济新常态的增长下,应该尽快建立国民经济和企业的绿色核算体系,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在G D P统计合理体现,这将是解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资金难题的措施之一。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G D P平均增速在10%以上。虽然“十二五”规划的增速是7%,但是实际增速却远超过这一数字,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50万亿以上,“而这一增长最基本来源有三个方面,改革红利、人口红利和环境红利,实际上我们这一代人,从上一代人继承下来的相对宽裕和丰富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我们把它利用了,但是同时我们的行为却透支了我们子孙应当享受的环境资源。”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在年会上感慨道。

    据他介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全球的1/10,但是能源消费却已经占到世界的1/5,污染物排放、化石能源浩劫和生态系统退化水平比经济发展提前达到世界高位,环境保护和能源保障能力远远滞后经济的发展。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的时候,环境红利就以债务的形式出现,目前全国3.6亿亩耕地被污染,修复需要6万亿。

    “今天,中国有几十亿亩荒漠化的土地要修复,有几亿亩污染了的土地要修复,几万条河流要修复,偌大的空气要修复,这些修复工程可能需要几年或几十年的努力,需要几万亿或几十万亿的投入。”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认为,继互联网产业之后的中国经济新浪潮应该是生态环境经济,也包括生态健康经济。

    全国政协委员杨凯生在年会上表示,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的出路在于改革,应该走出一条商业化、市场化的道路,要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企业会计核算都需要改进和调整“下一步更要解决的是要把人们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种种研究、开发、创新投入在G D P统计中得以正确反映。”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