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平泉县强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绘就富民强县新篇章
时间:2010-08-19 10:50:16 

a1d0a1892923085f0c877f26805a3468.jpg   

 平泉县按照现代产业发展规律,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目标进行支撑,以文化产业为品牌进行串联,以城市和园区为平台进行聚集,以循环经济为主要特征进行构筑,强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6.2亿元,同比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9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67亿元,同比增长2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511元,同比增长28.4%;农民现金收入2222元。

    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支撑,夯实现代产业发展根基

    “现代”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经过多年发展,平泉县形成了矿冶、食品、化工、制造四个主导产业。构筑现代产业体系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产业,唯一的选择是将传统产业视为浴火凤凰,通过“砍、联、延、提”四措改造升级,使之涅槃重生。“砍”就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十一五”以来,共砍掉双高企业近20家,小煤窑13家,小石灰窑12个,COD削减1520.51吨,SO2排放量减少5209.65吨,县城二级以上天数每年达到285天。“联”就是“将项目扁舟联成产业航母”,增强产业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提升产业层级和档次。为了解决化工产业高耗能、高污染问题,将塔泉化肥、泉力氢氟酸、丰盛糠酫、低碱利废环保水泥四个企业进行了有效串联,整个化工产业在县内形成了闭合循环,探索实践了“绿色化工”产业模式。“延”就是延伸产业链条。平泉铁矿资源丰富,通过开发铁粉提磷、提钒、提钛等项目,提高产业附加值,发展钢铁下游项目,培育发展了全省最大的千斤顶生产企业相一公司、全国最大的园艺工具生产企业舒适公司、国际领先的UGE磁悬浮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生产企业希翼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和项目。“提”即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平泉制造”向“平泉创造”转变。“十一五”以来,财政累计投入1200多万元,带动企业及社会投入5亿多元,研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166个,申请专利246项,省级名优产品11个、名牌产品9个、著名商标9个,国家驰名商标1个。

  以文化产业为品牌进行串联,激发现代产业发展活力

    平泉县借助产业基础、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三大优势,将文化产业进行拓展和创新,着力打造了辽河源头、契丹祖地、中国菌乡、神州炭都四张“城市名片”,规划建设了辽河源契丹文化、中华菌文化、山庄老酒文化、活性炭文化四个文化产业园区,谋划推进了总投资45.5亿元的35个文化产业项目,仅2年时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0.8%提高到3%,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筑增添了动力、活力与灵气。

    平泉有山杏林67万亩,年产杏仁3000吨,是全国最大的果壳炭生产基地。活性炭加工将第一、三产业联接在一起,综合运用传统彩绘、布贴、雕刻、剪纸等多种民间工艺,将炭颗粒制造成立体感强、色彩艳丽,具有较强实用价值、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工艺品,产品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热销,供不应求,纯利润提升200多倍。在产业运作方式上,探索“公司+农户”的模式,以府右农民新居为基础,打造出了与深圳大芬村同一模式的活性炭文化产业专业村,带动了农家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富民强村与构筑现代产业的深度融合。

  以城市和园区为平台进行聚集,打造现代产业发展“高地”

    “园区”在聚合生产要素、降低产业发展成本、完善城市功能上具有独特优势,“城市”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备、人财物聚集,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摆布园区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基于这种认识,平泉将发展城市经济、园区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有机结合,科学规划了占地25平方公里的产业聚集区,2008年被列为全省首批产业聚集区。

    整个园区划分为六个功能区,在南城区规划建设了以发展装备制造业为主的红山工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在中心城市规划实施了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山庄老酒文化产业园,在北城区规划实施了冀辽蒙省际物流产业园、活性炭文化产业园。政府负责整个园区和各个功能区水电路讯四通一平,入驻园区的企业实行全程代办、县级零收费,通过筑巢引凤,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吸引了总投资52.9亿元的中盐银港高密度纤维板生产、雅歌彩印及PVC生产、生物质发电及热电联产等项目落户;借助中等城市规划成功获批和省级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优势,进一步提高项目入驻的环保标准,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新谋划推进了光能发电等总投资300亿元的18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目前,该县正在抓住土地利用规划第二轮修编的机遇,进一步调整产业聚集区范围,预计到2015年整个园区将完成投资500亿元,拉动15万人口向城市聚集,园区、城市、产业互为依托、互促共兴的发展局面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以循环经济为特征进行构筑,彰显现代产业发展内涵

    平泉秉承“产业链条中没有废弃物”的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5条比较成熟的循环经济大链条,每条循环经济链条又包括若干小链条,构成“循环经济网”。

    依托避暑山庄企业集团和太平洋饮品有限公司,形成了“玉米-饮品-酒精(白酒)-酒糟-蛋白饲料-余热发电、回收CO2”的减量化闭路循环经济模式,整个链条中玉米的利用率达到了100%,年加工转化玉米近20万吨,创产值20亿元以上,是等量玉米价值的8倍;在菌产品深加工和菌废弃物综合利用上,谋划实施了“刺槐基地-菌基—食用菌—食用菌废弃物—蛋白饲料、针状活性炭、多糖、有机肥”生态经济循环链;依托4.6万亩设施菜生产基地,引进北京三元公司仔猪繁育项目,谋划实施了“猪沼菜”一体化养殖循环发展模式。网状循环经济模式使各类要素资源充分发挥了效能,用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换取了最大的效益,赋予了现代产业新的内涵。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