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镇化改革需要量体裁衣
时间:2014-09-19 16:10:1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周志坤 

  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本地的特点,发挥好本地优势,而不是削足适履或者尾大不掉

  来自改革开放前沿省份广东的一份文件,使“镇级市”的新构想进入公众视野。广东省住建厅近日公布的《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征求意见稿,提出把珠三角地区符合条件的少数“巨型镇”升格为市,在不调整行政级别前提下,赋予其县级甚至部分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如果这一构想最终实现,未来中国的城市将出现从正省级的直辖市到正科级的镇级市5个级别类型。

  事实上,“镇级市”的构想并非首次提出。早在2010年,浙江省温州市便提出“镇级市”,此后,江苏、山东、湖北、安徽等多个省份也提出这一构想并不同程度推进。这集中体现了发达地区“巨型镇”对“人大衣小”“脚大鞋小”的长期焦虑。以广东为例,像佛山容桂镇、东莞虎门镇等地,其经济总量、人口规模本已超过了内地绝大多数地级市,但建制和管理依然是镇级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脚大鞋小”如何满足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带来的公共服务需求?

  以“镇改市”作为契机,提高城镇化质量,不失为创新之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提高城镇化质量上下功夫,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也明确提出,“建立行政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设市模式,选择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建制镇开展新型设市模式试点工作”。但与此同时,也要避免“一改就灵”的简单化思维。“镇改市”只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一味良方,但并非唯一药方。各地的城镇化改革,需要根据自身的经济社会状况量体裁衣。

  道理很简单,如果普遍推行“升级”思路,将大大增加各地的行政成本。从数量上来看,据统计,我国镇区人口超过10万人的镇有200余个,不可能全部套用这一模式。更何况,在城镇化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人大衣小”的问题,也要考虑到“瘦身”之后,即资本、劳动力从“巨型镇”退潮之后的问题。改革的目的不是让“衣服”一劳永逸地变大,而是让“人”和“衣服”相协调,事权和财权等行政权力相匹配。如果说“镇改市”的目的,在于使城镇化更有效地适应“涨潮”趋势,那么当资本和劳动力从沿海向内陆地区推进,从而使人口、资本在全国实现更为均衡的分布时,如何适应“退潮”的趋势也要纳入整体考虑。否则潮退之后,我们又将面临削减机构冗员的问题。事实上,“退潮”的一幕正在广东等沿海地区发生。

  需要看到,“镇改市”制度设计的初衷,不仅仅在于“鞋子”的大与小,也不应着眼于“编制”的增与减,而是提升“巨型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和财政自给能力,通过市场手段分解与转移政府职能,实现社会管理“小政府大市场”的目标。道路通向城市,但道路并非只有一条。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本地的特点,发挥好本地优势,而不是削足适履或者尾大不掉。

  日前召开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强调,要用好改革创新的“开山斧”,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造福广大城乡群众。无论是哪种城镇化实现方式,都要通过全面推进户籍管理、医疗卫生、公共教育等领域改革的“开山斧”,为外来人口创造更为亲和的融入环境。归根结底,我们所追求的城镇化目标,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更相适应的城镇化,是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更协调的城镇化,是核心在“人”的城镇化。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