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镇化≠城市化
时间:2014-09-17 17:06:2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杨阳腾 

  城镇化的构想经过近年来的不断论证和试点实践,已日趋完善。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农民、农村、农业是中国百业之基,但我国疆土辽阔,情况千差万别,因此,科学、合理、有序、因地制宜地解决三农问题是城镇化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统一深化思想认识,端正建设态度是城镇化成功的保障。城镇化不仅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将给我国带来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变化,将深远地影响我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推进城镇化建设也是中央“城市反哺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决策。

  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城镇化建设的难度所在,这是城镇化成功的前提。推进城镇化,表象是经济建设、农民身份建设,其本质却是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农耕观念的变革。以文盲、半文盲为主体的农民远比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城市居民复杂得多,如果不提前预见农村建设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城镇化建设者容易失去群众的支持,更易违背中央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初衷。

  第三,要深刻领会国家实施城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这是城镇化成功的基础。农村资源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国家推进城镇化的目的,在于综合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以解决农民长期的生存问题,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在于系统解决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农业结构调整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与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食品安全、保护农民根本利益等相辅相成。要从根本上来解决三农问题,这是农民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也是城镇化建设的难点所在。

  第四,要改变过去城镇化的固定思维,探索新方法,是城镇化成功的关键。城镇化建设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系统工程,一揽子解决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一个科学、合理、有序、因地制宜的总体设计方案,需要有新的思维、新的方法。

  第五,要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为城镇化有序发展保驾护航。从目前城镇化试点实践来看,由于城镇化思路、政策、资金、经验等大都来自于城市,在具体实践中难免习惯性地用城市化的手段来进行,把城镇化当成是城市化建设的一部分。须知城镇化与城市化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如果不能冷静而理性地对以往经验进行有效疏理、总结及对未来进行分析预判,特别是对潜在的误区进行充分研究,城镇化建设要么将漏洞百出,要么容易夺民所有。这是个认识问题,更是个态度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全国上下、全党上下反复强调,形成统一认识,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因地制宜才是确保城镇化建设稳健推进的关键。

  我国的城镇化还在路上。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城镇化与以往相比更为成熟、更为周密。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城镇化将给我们更多的底气和信心。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