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给农村定向招生扎牢公平樊篱
时间:2014-09-16 12:00:52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木须虫 

  在高考改革大幕开启的背景下,各地重点高校通过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专项自主招生等政策向“寒门学子”倾斜,成效明显且获得各界好评。但实施中衍生出的一些问题还有待破解。海南一贫困县高中老师反映,越来越多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与农村孩子争夺政策照顾机会。(9月16日《京华时报》)

  应该来说,“寒门难出贵子”是经济与教育双重失衡的产物。那么,针对农村贫困地区制定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是短期难以改变农村孩子竞争力弱语境下,从技术上的保护手段,用外力打通弱势上升的“梗阻”。虽然这不是治本之策,却是眼下立竿见影的管用之计。今年重点大学招收农村学生增长11.4%,而按照鲜近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在未来农村学生占生源的比例将逐步达到20%,这无疑让教育公平更值得期待。

  而与此同时,政策的导向所具有的福利特征,如同高考加分一样,很容易成为寻租的新领域。此外,贫困地区的定向界定,还只是模糊的概念,贫困地区也有城乡差别,专项招生计划所覆盖的对象,除了客观上成绩要满足基本条件之外,还有经济条件、户籍性质、家庭出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规则做得不细致,很有可能漏洞百出,使得本为解决寒门学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救济,变成了其他人恃强分肥的福利。

  如报道中贫困县高中老师反映,“官二代”被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只要不违背教育的政策,事实上这是他们合法的权利。再进一步讲,如果将定向招生仅仅限于区域,这些“官二代”尽管出身公务员家庭,只要他们高考成绩足够好,就没有理由将他们排除在合法的规则之外。类似还有那些商人的孩子,也能够通过高考迁移的方式,来选择政策的照顾。

  当然,在政策利好的另一面,还有权富翻越限定壁垒的可能。譬如,如果限定定向招生的对象为贫困地区农村户籍的,一些官员利用影响力将子女改回农村户口并非难事。此外,原本一些在外经商有实力原户籍在农村的群体,也可以通过迁回户籍的方式来越过壁垒。

  显然,增加农村定向招生比例的同时,还需要扎牢公平的樊篱。首先是政策的刚性公平,即尽可能细化定向招生的基本条件,如户籍的限制包括学生本人及父母的户籍,父母职业的限制等等,固化政策照顾的门槛;其次要强化造假违规的法规成本,有效阻击权富的侵蚀;第三要解决到贫困地区教育均衡的问题,避免出现超级中学现象,缩水政策的覆盖面;第四要增强招生的透明度,定向招生政策、招生过程序公开公示制度化;第五是强化高校在农村定向招生的自主权,并加强监督,在规则范围用更自主的选择,赋予公平更大的人性温度。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