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值平泉收购山杏核的黄金时节。行走在“买‘三北’、卖‘全国’、深购远销”的国内北方最大的杏仁集散地——北五十家子交易市场,到处都是收购销售杏核杏仁的人们。
“看,这种色泽黄润、大小均匀的杏核我们收购价每公斤6元,那种稍差一点的每公斤5.8元。目前,我已经收购杏核近3000吨。”“这些杏核经过加工处理后,杏仁每吨可卖到1.9万元,且市场上供不应求。”从事杏仁贸易的薛金禄一边向记者介绍着今年杏核收购、销售情况,一边招呼着工人对收购进来杏核进行分级处理。
近年来,平泉县将山杏基地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并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和《平泉县2008—2010年林(山杏)果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提出以榆树林子、台头山、七沟等野生山杏主产区乡镇为重点的优质山杏区和以退耕还林地山杏改接为主的优质扁杏区。并借助防沙治沙、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本着“规模发展,改建并举,速成基地”的建设思路,不断扩大优质山杏林基地规模。到2009年末,平泉县优质山杏林基地总量达到67万亩,初步形成了榆树林子、台头山、平房、蒙和乌苏、杨树岭、卧龙镇等县内“六大山杏主产区”。记者在该县林果技术推广总站了解到,今年全县67万亩山杏林杏核产量将达到12000吨,预计产值7200万元。
为使山杏加工升值,让农民有稳定的收益,平泉县采取“公司+市场+基地+农户”和“协会联农户”等形式,大力培植龙头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建成了“买‘三北’、卖‘全国’、深购远销”的国内北方最大的杏仁集散地——北五十家子交易市场,市场杏核年吞吐量达3万吨,市场从业人员3000多人。建成活性炭、杏仁饮品等山杏企业6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企业总资产5.5亿元,拥有50余条生产线,年加工产品达10.7万吨,销售收入8.48亿元,实现利润2472万元,利税1110.4万元,产品出口韩国、日本、丹麦、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为使活性炭产品进一步升值,平泉县除将产品外销用于工业外,还将活性炭产品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创意理念,综合运用传统彩绘、布贴、雕刻、剪纸等多种民间工艺,将炭颗粒制作成立体感强、色彩艳丽,具有较强实用价值、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收藏价值的高新技术产品——活性炭装饰画、工艺品和家具净化装饰品,使活性炭经过精深加工利润提高了100多倍,年实现产值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