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大学生就业“新容器”在哪?
时间:2014-09-12 20:41:07  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钱怡 

  9月起,201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从教育部门“移交”至人社部门。简单的数据传递,却意味着大部分毕业生的身份已经逐渐从学生向职场人转换。开始了另一段马拉松式的长跑,他们面对的竞争对手更加复杂,脚下的道路更多沟坎。

  “最难就业季”,“更难就业季”,令学子们慨叹“路在何方”。同时,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遭遇的“高不成低不就”等尴尬,创业的茫然和艰辛,企业用人的“功利实用”……诸如此类的现实和矛盾反映出一个趋向,政府、企业、学生就业过程中要积极调整,适应“新常态”。

  人事经理 与大学生的“心理战”

  大学生与岗位匹配的盲动尴尬如何消除?

  这是一家从事精密结构模组研发、生产的企业。这段时间,人事经理张茜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招3名应届本科生。公司老板下了“死命令”:新人两个星期内必须到岗。原因是一家美国公司就拓展新供应商进行考察,对供应企业的研发人员及高等教育人员提出严格的比例要求。

  “我们三年没有要过应届本科生了,之前来的都是大专和技校生,有的都是工作过几年的。说实话我真不了解现在的本科生有什么本事,他们的优势在哪里?”张茜私下里向记者“讨教”,一个应届本科生开多少工资比较合适,心里实在没底。

  张斐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应届本科生,学科成绩很好,社会实践不多,他在网上看到了张茜发出的“英雄帖”,连夜从南京赶到苏州,希望有个好运气。“面试让我很意外,他们没有问我专业课学了什么,有没有实习,甚至连薪酬待遇也没问,”张斐回忆,“他们就一个劲的问我,本科生比大专生强在哪里,比研究生有什么优势。我想了几条理由,比如专业知识比较全面,学习能力强,但这些连我自己都说服不了。”

  不管怎样,中秋节后,张斐就会知道他的表现有没有打动张茜。

  这颇具“心理战”味道的对话,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杨伟国看来,还有不少深意。

  作为就业问题权威专家,杨伟国常被问及:大学生就业为何不容易。“或许还是要回归到需求层面上来谈,为什么农民工、初级工的工资超过大学生,企业还是不愿意用大学生?这是岗位性质决定的。企业的岗位绝大多数是低技能的,当然就不需要本科生、大专生去做。我国制造业的水平,大部分处于中低水平,有些领域就是低水平,”杨伟国说,“经济结构不需要那么高素质的劳动力,农民工来了3天就能上岗甚至于来了跟他说一说马上就能做,企业就会问,要大学生有什么意义。”企业对本科生、研究生的价值认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苏州科技学院就业处负责人经常碰到企业对学生提出各种技能要求,而他始终坚持认为,职业技能提高,企业有再培训的义务和责任。“高校还是塑造通用型人才为主,这是大学教育的特性,是宽口径的培养。学校更多传授的是系统知识、思考方法和学习能力。”

     数字背后的问号

  增速放缓

  GDP 增速由2009年12%以上回落到去年的10%以下。

  波动不大

  上半年新增就业人数8.2万人,全年预计16万人左右。

  高就业率

  苏州籍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工业园区应届生落户总数 每 年 均 在6000人至7000人,8月底园区籍毕业生就业率已达88%。

  原因解析

  民企、中小科技企业、教育事业及服务行业对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增强。截至8月底,近50%的苏州籍应届生被民企录用。专家表示,服务业是未来一个巨大的就业容纳器。

  数字背后的叹号

  自主创业仍需加油

  目前苏州籍应届生自主创业比例不足1%,而创业又是就业之源,是解决就业可持续的重要途径。

  就业心态向左向右

  专家寄语

  把自己托付给一个“好单位”?还是把价值直接“烙”到自己身上?答案应该很明了。有人说,能够U盘化生存的人才——能力自具,不被某个具体的平台所局限——更能适应将来发展。

  经济增速放缓,就业数据无明显波动

  “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新容器”在哪里?

  那么多岗位与大学生不尽“匹配”,而这几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这么看来,当下大学生供给是“饱和”了?

  杨伟国说,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依然不超过10%,这个比例很低。毕业生作为新增就业人群,增加就业成本,收益又不明朗,就业不易是世界性难题。

  但是,从市人社部门提供的数据看,今年上半年新增就业人数为8.2万人,全年预计在16万人左右,这个数字在近年来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工作的苏州籍应届高校毕业生作为新增就业人数的重要部分,就业率也保持在95%以上。

  根据《苏州市统计年鉴》,我市的GDP增速从2009年的12%以上回落到2013年10%以下,经济增速放缓,产业升级调整,就业数据却没有受到较大影响。在工业园区,应届生落户总数每年一直保持在6000人至7000人的高位,今年8月底园区籍毕业生就业率已经达到88%。

  仔细分析,这几年民营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及服务行业的发展迅速,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截至8月底,苏州籍应届生近一半被民营企业录用。工业园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夏晖表示,目前,园区科技企业、服务业、金融业及外包类企业提供的毕业生岗位明显增加,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而随着园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类岗位也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苏州科技学院就业处也表示,学院师范类专业今年就业率增速最快。苏州职业大学学生处提供的信息显示,该校金融证券、经济贸易等专业就业率为100%。智联招聘对全国应届毕业生向苏州企业投递简历的情况看,销售类、服务类、科技类和金融类岗位最吃香。

  杨伟国教授曾在苏州高新区和工业园区进行过深入的就业调研,对苏州产业发展及就业形势颇有心得。他表示,近年来,服务业发展迅速,营改增、零资本注册等改革释放了第三产业的活力。苏州金融业,尤其是服务业的比重增长很快,但是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苏州应该加快发展先进服务业,服务业很多时候还是要“人对人”,在这个意义上讲,服务业是未来一个巨大的就业容纳器。杨伟国说,这样的容纳器还有不少,比如中小科技企业,在苏州这类企业很多,发展很好,是大学生施展抱负的好去处。

  目前,苏州籍应届生自主创业比例不足1%,杨伟国认为,创业是战略性就业,创业是就业之源,包括既有公司的扩张,也包括新生创业活动的增长,这是解决就业可持续的办法。

  就业意愿与实际需求结构性矛盾明显

  政府、大学生与企业如何形成同频共振“新磁场”?

  “道一千说一万,就业归根到底还是个人选择的问题。”英格玛大学生职业发展部门相关负责人胡志平认为,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人才需求结构调整,这就需要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最近,该中心对正在接受就业技能培训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发现50%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从而造成了就业意愿与实际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人为地加大了就业难度; 有70%毕业生缺乏求职技巧,在面试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说不出自己的优势; 甚至有80%左右的毕业生在职业认知能力方面较差,缺乏对自己的目标、性格、情绪特征、意志水平、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准确认知,大多数毕业生缺乏对特定职业的职业能力特征、职业人格特征、技术技能、职业环境、职业报酬等方面的必要了解,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

  胡志平表示,毕业生应该摆正就业心态,合理安排求职时间和节奏。把握住校园招聘高峰、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求职黄金期”,更要抓住各类招聘、补录、基层项目等“求职关键期”。根据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专业等实际要素确定自己的求职策略,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接触了解行业动向、社会需求,尽早做好就业准备。

  杨伟国说,大学生与其把自己托付给一个“好单位”,不如把价值直接“烙”到自己身上。有人说,能够U盘化生存的人才——能力自具,不被某个具体的平台所局限——更能适应将来的发展。大学生要自我调整、顺势而为; 企业通过加快转型,激活人才需求;政府做好服务,调优结构,这样才能出现同频共振的“新磁场”。

  9月份,人社部门正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通过上门走访等形式动态掌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服务需求等基本情况,开展就业技巧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心理辅导,免费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方案,还没“上路”的毕业生们再加把劲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