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公交车里不文明不能只抱怨乘客
时间:2014-09-03 16:24:17  来源:东北新闻网  作者:朱永华 

  近日,有读者通过电话、微博等方式向记者诉苦:一大早坐公交,就要忍受各种包子、馅饼味,甚至有人还在车厢内脱鞋,早高峰的公交车内各种味道混合,真想吐!对此,记者对洛阳市内部分公交线路进行走访发现,如网友所述的一样,一些乘车不文明行为的确时有出现。但除了司机师傅有时会提醒一下市民注意自己的行为外,大多市民对此只是“皱皱眉头”保持沉默(据9月1日《大河报》)。

  非但是洛阳市部分公交车里有这些不文明现象,其实,在公交车里吃各种早点、小食品,脱鞋、大声喧甚至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在各地一些公交线路中都不鲜见,尤其是在部分繁忙线路的早晚高峰中,忙于上班的一族的上学的孩子,都会利用乘公交这一宝贵的时间和机会,将已经购买准备好的早点往肚里填,再加上乘客拥挤空间有限,如果某些食品本身味道太足,各种味道混杂一起,可想而知车厢里该是怎样的一种令人作呕。

  的确,对于车厢里的这种不文明现象,尽管人人都为之侧目,但事实上正如记者所看到的那样,人们只是“皱皱眉头”而已,早已是见怪不怪。非但如此,即使看到别人在车厢里吃东西“皱眉头”的许多市民,自己有时也会成为其中之一,并也为此心安理得,正因为大家均对这些不文明行为见怪不怪,更担心阻止会引发矛盾,很多市民也只能“皱皱眉头”保持沉默。

  减少或杜绝公交车上的这种不文明现象,仅靠司机一人提醒或阻止显然无法实现,大部分城市公交都是“无人售票”,司机除了上下车监督投币和注意车内安全之外,在行车过程中也不允许公交司机“一心二用”。不只是《洛阳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中对乘客这些不文明行为没有“硬性处罚”,很多地方都没有。这也是一种务实与无奈,一是乘客这种不文明行为依然属于“道德范畴”。二是即便公共交通条例中有“硬性处罚”条款,事实上也没有能力落实执行,弄不好还会引发矛盾或“滥罚款”的质疑。

  其实,改变公交车上这种不文明现状,除了要求广大乘客主动自觉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之外,公交线路车辆也应当保持自身的干净整洁,稍微留意就不难发现,越是出现不文明行为多的线路车辆,车辆本身的卫生状况都存在很多问题,而车厢内部整洁,卫生状况保持很好的公交车辆,乘客的不文明行为反而更少,笔者曾多次乘坐过市内被誉为“雷锋线路”的公交车,车内不仅整洁干净,空气清新,每辆车的地板上都像是“刚出厂”一样,乘坐这些公交车辆的乘客不见有任何不文明行为,每到一个站点,除了正常的报站名之外,更“附加”了不少让乘客注意文明行为的“温馨提示”,车内前后还放置了罩有垃圾袋小塑料桶,笔者还注意到,每次在始发站开出之前,驾车司机都会将整个车内的卫生清理一遍,即便地板上没有任何污物,也会用拖把全拖一遍,乘坐这样的公交车给人的感觉,即使准备的早点也会不忍心在车内吞咽,听着车内温柔的文明提示,人都都很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或许就是“环境改变人”最简单诠释。

  笔者以为,市民群众在抱怨公交车内缺乏对不文明行为“硬性处罚”规定,造成不文明现象增多,同样责怪市民只“皱眉头”不去阻止的同时,更应当积极反思自己是否始终恪守文明。而公交司机或公交部门在抱怨某些市民乘车缺乏文明的时候,也应当检讨一下自己是否给车厢内营造出文明出行的氛围,想方设法让乘客不好意思不文明才是正道,总之,公交车厢里的文明与否,账不能都算在乘客身上,以不文明的服务对待不文明的行为只能会增加更多的不文明,反之以自身的文明去影响乘客,却会让不文明行为锐减,文明其实就是一种相互作用,靠“硬性处罚”罚出来的文明,本身就是一种极不文明。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