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科学保护城市生态系统
时间:2014-08-31 22:05:47  来源:东方网  作者:潘少军 

  据媒体近日报道,河南省郑州市部分生态廊道种植的银杏树过于密集,不仅不利于树木株型发展,还出现了枝枯叶落的现象。银杏树的株距以4至5米为宜,而项目施工单位将其缩小到2至3米,从表面上看有利无害,实际上却让树木“憋”得难受。

  城里的树密草多是好事,但也不能超过一定限度。不考虑草木的“感受”,仅凭人的主观感觉来办事,这种不讲科学的做法,会对城市生态造成破坏。

  有些地方为尽量利用土地资源增绿,见缝插针地种植树木,比如在水泥地上留一个小洞,刚好能将树“塞”进去。由于夏天地表温度高达四五十摄氏度,树木就像进了桑拿室,被蒸烤而死。其实,种一棵树需要保留一定的土壤空间,以利于热量散发和水分蓄积。这种见缝插针的做法与上述大范围密集种植的做法,都是想当然,不讲科学。

  植树造林要讲科学,不仅仅指要讲究种植季节、种植技术、管理维护等纯技术层面的东西,还应将眼界放宽,充分考虑树木生存的小环境和大环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个体不见体系,难以为城市提供高质量的绿色。

  对待城里的动物也一样,如果仅仅想让人活得更舒坦,而不考虑人与动物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往往也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产生某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北京某小区的槐树上长了不少绿色小虫,俗称“吊死鬼”,小区管理者雇人反复打药后,把各种小虫子消灭得干干净净。树下乘凉的大爷大妈们直夸好,但也挺纳闷:小区里的啄木鸟都发了疯,不去树上啄虫,却飞到楼房的隔热墙上啄洞,啄得到处都是,补都补不过来。

  啄木鸟变成这样,是因为人们在消灭害虫时,扩大了打击面。其实,杀死“吊死鬼”,不必让别的小虫子都来“殉葬”,完全可以选用有针对性的药物,或者采用调换树种等办法。再说了,随便乱打药、过量打药,虽然能让树林子变得清清爽爽,但这种“化学林”极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嫌乌鸦呱呱叫太吵,就用药物将其全部毒死;嫌路边的野花野草有碍观瞻,就将其统统铲除;讨厌柳树产生大量花絮,就将“公柳树”全部拔掉……如此一来,人们的耳朵清静了,眼睛舒服了,但这种人工选择的“超净环境”并不正常,也难以持续。

  城市也是一个生态系统,人与动植物要和谐相处。保护城市生态系统,需要通盘考虑,统筹推进。从主观愿望出发,从人的需求出发,难以获得相应效果,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只有遵循客观规律,科学作为,才能让城市变得更和谐、更宜居。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