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老人去世8年无人知触痛“养老短板”
时间:2014-08-23 16:40:56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毕晓哲 

  8月20日下午,滨州市滨城区彭李街道办事处王家村村民在剪修树枝时,发现一位五保户老太太在家中去世,当时只剩一具尸骨。村民称有七八年没有见到老太太了,估计去世已有七八年。(8月21日中国新闻网)

  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画面,这位无助的老人,最终因为无人照料、无人看护独自走完了自己的生命旅程,更让人深感悲哀的是,这位老太太竟然是在去世七八年之后,因为一次偶然“修剪树枝”的机会才被人发现早已死亡的。这显然是一个现代城市生活不应该发生的悲剧,也是有违社会基本伦理和公众道义的悲情事件。类似的事件曾多次发生,2011年8月,78岁的独居老人谈先生被邻居在家中发现时,已经去世数日。近3年,北京市和平家园社区居委会李娟已经亲历了4起这样的空巢老人突然去世的事件,其中3位是静静在家中离世,无人知晓准确的死亡时间。2009年5月,武汉市新洲区68岁的独居老人程爹爹被人发现死在家中。程爹爹住在邾城街金属公司宿舍的2楼。邻居推算,老人死亡时间已有3个多月......原本在公众认知中的“闹市”,是人们聚居最密集的地方,也应该是无助的老人最有可能提早获得救助和帮扶的地方,奈何,“死在闹市无人知”,竟成为一些地方和城市屡屡发生的“悲剧”。

  那么,类似事件频繁发生,至少已经触动现代城市中的诸多“短板”。城市生活没有让一些人关爱更多些,帮扶更多些,反而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让邻里之间更多了些隔阂,这原本是不应该的。这位去世约七八年才被发现的老太太,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帮扶的弱势群体,但邻居却因为他精神不大好,经常发脾气而“疏远”她,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包容意识还远远不够。如果邻居能多一些关心,多一些预警,多一些热心和施以援手,哪怕偶而“看一看”,这些孤寡老人的命运可能大不相同。其二,城市表面上的繁荣,反而衬托出基层组织的严重缺位。城市社区会有相关组织,会有基层政府参与管理,一名老人去世七八年,“机构和组织”竟然毫不知悉,不是管理缺位是什么?社会管理者呢?物业呢?这显然是值得警惕和填充的,社会关爱和社会管理的“真空”!

  一些死后长期无人知的老人,其身份多孤单,多属于没有子女或有其他特殊家庭情况的人,那么,这些特殊老人的养老问题如何解决?仅靠相关部门“撒胡椒面”式的发放些微薄的养老补贴么?待奉老人正常起居,有时候并不能钱能解决的。对于这类特殊老人,如何实现社区养老?如何让“五保养老”真正发挥作用?乃至,如何以政府力量介入,让这类老人获得由政府和社会的供养等,是今后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若干年后,我国老年人群将日益增多,“老龄化社会”日益来临,类似的“特殊老人”的养老问题,身体护理和生活照顾问题,将更为紧迫,是时候将这一问题摆在重要位置来解决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