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高温补贴不是包治工人中暑的“灵丹妙药”
时间:2014-07-25 16:21:39  来源:人民网  作者:桑胜高 
  7月21日下午6点10分,济南市立五院急诊科一台心电图显示器上出现一条直线,57岁的赵士江永远停止了心跳。在此之前,这个长清平安镇老马店村的男人冒着酷暑在济南多处工地连续工作了6天。(7月23日齐鲁晚报 )

  又是一起高温下的悲剧!别说是个57岁的中老年人,即便是20岁出头的小青年,能在高温下连续工作6天也很难说。这看似是高温带来的祸端,而仔细思量,这悲剧的背后,人为因素也不容推脱。为什么一个57岁的人要在高温酷暑下连续扛活6天?为什么先前和中间没有为这些人进行一些暑期检查和保健?一系列问题的背后都折射出人为的不足。

  事实上,对于工人高温作业,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工会组织也没少费心费劲。前不久,不少地方劳动保障部门还会同各级工会组织等,对一些企业、工地暑期未发或变相发放高温补贴的各类违规行为进行了督导检查,以此来促进高温补贴落实到位,保障工人暑期工作生活的权益。然而,即便工人的高温补贴全部执行到位,是否又能真能保证工人暑期不会中暑,身体健康状况不会受到影响呢?当然不是。

  应当看到,各类劳动者的自身情况不尽相同。有的家庭条件差,即便领了高温补贴也是贴补家用,根本用不到自己身上;有的即便能利用高温补贴抵御一下高温,也仅限于买个风扇,喝点冷饮之类的简单层面;有的干脆头脑中没有高温补贴概念,虽说领了补贴,但防暑降温的事根本不放在心上等等。这些都为酷暑中他们的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

  事实上,发放高温补贴,真正意义在于维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度过一个安全的暑期。这只不过是帮助劳动者战胜高温,安全工作、健康生活的一种形式。除了高温补贴以外,工人的防暑降温常识、必要的健康查体和健康保健、缩短工时、增加休息时间、科学饮食等,对于他们防暑降温都非常必要。但目前,这些却是他们的“短板”。

  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相关部门和组织能将高温补贴和其它各项措施结合起来,调动各项有利因素,建立有效的防暑降温保障机制的话,治疗工人高温下“中暑”岂不易哉!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