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绿皮车时代落幕 高铁票价如何满足贫民需求
时间:2014-07-09 21:56:09  来源:新华网  作者:叶苏浔 

    6月30日,伴随着汽笛声,最后一列跨省运行的绿皮车2191次列车开始了它的落幕之旅。随着铁路大提速,“绿皮车”逐步被淘汰,从7月1日零时起,中国铁路正式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在全国铁路开行的2447对旅客列车中,高铁动车组列车首次超过一半,达1330对。被媒体称作中国自此进入高铁时代。但是对于这一消息,可能并不是所有的受众都是感到欢庆鼓舞的。

    尽管高铁在快速、舒适、准点等多方面远超普通列车,甚至在一千公里以内的距离对民航都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但是,就目前而言,其高额的票价却是部分低收入人群难以承受的负担。普通列车的退役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更像是一件无奈的事情,因为,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偏远地区都渐渐被高铁覆盖,这也导致他们的出行选择变得更加艰难,回家的负担变得更重了。

    客观而言,虽然高铁前期建设的巨大投入,高技术含量所需要的维护和运营的高成本决定了其较高的票价;虽然铁道部已转身变成铁路总公司,成为经营实体需要考虑盈利的需求;虽然中国高铁车票的价格如果进行横向对比,并没有明显高出国际同行。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传统铁路客运所具有的一定的公益性特点。尤其是当高铁在中长途旅客运输中全面取代了廉价的绿皮车,某种程度上已然对长期依赖此出行方式的低收入人群构成强迫消费了。

    高铁代表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力,铁路总公司也需要加快市场化的转型。但这与兼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出行权其实并不矛盾。

    一方面,铁路总公司在市场化运作之中完全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优化流程,综合运营。如参考航空公司的票价打折,预订的愈早价格愈低;或者是利用低收入人群对于时间成本相应并不十分敏感的特点,开通价格相对低廉的错峰高铁。

    另一方面,对于有关部门而言,能否安排足够的、恰当的绿皮车替代交通工具;能否提供有力的、完善的保障措施,比如补贴,从而确保低收入人群能方便出行、出的起行?而这才正是有形之手最应该发挥的场合和时机。

    进入高铁时代是体现中国交通运输业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同时,不让低收入人群因为高铁的发展被困住活动的范围,则是考量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是否走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