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评论:地方救楼市有如吃兴奋剂 泥鳅翻不起大浪
时间:2014-06-29 16:11:21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冰洁 

  昨日南都社论以呼和浩特市发“一日游”放开限购通知后,再发表“更正声明”为切入点,先摆出了呼市库存积压、成交量、住房消化周期的详实数据,论证了呼市楼市报复性反弹几无可能,然后从其他三、四线城市的供求状况、投资价值论证了上述观点,再从中央分类调控、央行的“窗口指导”、短期内难以取消限制等方面论证了社论观点,文章有理有据,逻辑论证有力。

  呼市率先打破沉默,成为全国首个正式发文放开限购的城市,或许暴露呼市土地财政困境。当下地方财政主要靠土地是不争的事实,一旦楼市低迷,首当其冲的是地方财政大幅度减收,政府公共投入捉襟见肘,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受影响,城市提质改造止步不前,地方主政者就会着急,而救市刺激楼市,唤醒土地财政,是最有效快捷的办法。

  当下中央楼市调控政策总基调没有变,楼市大政策和大环境没有改变,房价下跌是总趋势,不少地方房价出现“跳水”现象,抛售二手房的信息不时刺激着人们的敏感神经。有的开发商为了资金回笼,主动降价。同时,不动产登记条例出台迫近,引发一些官员的焦虑,有的官员急抛房刺激价格下跌。

  与此同时,中央继续执行差别化房地产贷款政策,这或许是一个较为长期稳定的政策。因为,中央正致力于引导资金、技术向实体经济流动,为实体经济创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上个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让金融切实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

  大环境不变,楼市缺“天时”,买房人希望房价继续下跌,楼市缺少“人和”,即使二、三线城市打破限购,使地方楼市出现短暂回暖现象,但改变不了小环境,也维持不了多久,泥鳅翻不起大浪,一者开发商要考虑投资风险,二者投资炒房的人同样要考虑市场风险,所以,当下即使楼市松绑也不会和不可能再像之前那么火爆,更遑论报复性反弹。

  不论地方财政有多紧张,救市有如吃兴奋剂,虽可出现短暂“回阳”现象,但长期来看,有害无益,因此,应回到理性发展轨道上来,注重培育和发展实体经济,让金融为实体经济撑腰,努力发展“中国创造”,而不是热衷“中国炒作”,才是长久之计。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