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京津冀能源布局日渐清晰 河北或成能源供给大后方
时间:2014-06-19 12:59:2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唐振伟  

  编者按: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三地,未来能源规划与发展将成为重中之重。央企外迁已经进入到实质性阶段,河北也将布局向京津冀地区进行能源供给。从顶层设计来说,京津冀能源规划的主线是节能和降耗。降低北京的能耗和污染需从三地综合考虑,实现三方互赢。

  凌云化工外迁河北增强能源利用率

  每年减少煤炭消耗5.29万吨

  河北在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同时,也应考虑提高环境准入门槛,要保证任何新建企业都不能让河北的环境变更糟

  新兴际华集团下属企业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下称“凌云化工”)将整体搬迁至河北邯郸一事,一度被称为“首家央企外迁”的代表而引发多家媒体的关注。

  那么,凌云化工是不是备受指责的高污染企业?央企是否只将其旗下高能耗、高污染的子公司外迁,是否会对迁入地河北造成新的污染?带着诸多疑问,6月17日,《证券日报》记者来到河北邯郸市的县级市武安市一探究竟。

  邯郸新厂烟囱已经冒烟

  对于媒体报道中的“凌云化工”搬迁一事,记者联系了多位邯郸本地人士,包括邯郸当地一些政府人士、武安当地的企业界人士,并询问了武安当地的出租车司机等,而这些人均表示没有听说过,更不知道该公司的地址在哪里。

  循着有关媒体报道中提到的“新兴铸管武安工业区”,记者乘车从邯郸出发,一路导航至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兴铸管”)所在地的上洛阳村,向新兴铸管公司门卫询问后,最终才问到新建的“凌云化工”所在地。

  按照上述门卫指示的路线,记者顺着一侧满是沿街小商铺的街道,穿过充满熙攘的上洛阳集贸市场,步行大约800米,看到一座三层的黄色楼房,上面写着“新兴重工”、“新兴凌云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等字样。当地人称,这就是“凌云化工”去年开始新建的厂区,目前还在建设中。记者也注意到,该厂区有一些建筑上还立着塔吊,但远处高耸的大烟囱已经在冒烟。

  记者随后返回到新兴铸管办公区试图采访公司负责人,记者致电公司办公室要求采访,公司办公室相关人士让记者联系党委办公室,之后记者又先后致电党委办公室部长办、宣传办,但其办公电话均无人接听。

  记者又致电新兴铸管上市公司的公开电话,要求采访董秘曾耀赣。该公司接电话的人士告诉记者,凌云化工属于新兴际华集团的新兴重工板块,是新兴重工的下属公司,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没有关系;而且新兴铸管公司董秘在北京办公,无法帮忙联系。

  记者注意到,新兴铸管办公区门口停靠的小轿车中,以河北邯郸的车牌占比最多,也有一些北京和安徽、河南等地牌照的车辆。

  返回邯郸市内路上,记者注意到,在新兴铸管庞大的厂区附近,路边停靠着开往该厂区的大挂车排成长龙,至少有40多辆。

  一同拼车的一名新兴铸管员工告诉记者,这些大车拉的都是铁矿粉,新兴铸管几个厂区共有工人大约2万人,如果算上家属和来这里做生意的商贩,大约有5万人。这其中主要是武安当地人,当然也有全国各地的人,包括北京人、安徽人等。

  增强集团能源利用效率

  公开资料显示,新兴际华控股专业化集团公司有4家,分别是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河北邯郸)、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丰台)、新兴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丰台)、新兴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朝阳),下辖三级成员企业100多户,其中30余户为国家大型一、二类企业。

  而其中的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属于新兴重工板块,1957年建厂,是我国生产原料药碳酸氢钠的龙头企业。该公司整体搬迁到武安后,注册成立新兴凌云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总投资2.7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7亿元,建设年产6万吨的原料药碳酸氢钠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4亿元,利税5000多万元。

  之所以要在邯郸武安投资建厂并将整体搬迁,该公司内部人士曾向媒体表示,凌云化工生产碳酸氢钠所需的主要原料之一为二氧化碳气体,原来的主要来源是首钢建材化工厂生产石灰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但2012年底央企落实生态环保责任后,将原来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业务全部关停,即不再生产石灰,也不再产生二氧化碳,该公司只能采取外购液态二氧化碳的方式来维持生产,原料、运输成本大幅增加,企业的成本优势丧失,甚至面临了生存危机。

  而新兴际华集团旗下的“新兴铸管”就坐落在武安,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正好可以作为凌云化工的生产原料,产生的蒸汽也可作为能源。而且,武安附近还有中国纯碱的集散地,能降低纯碱原料采购成本。据估算,凌云化工实现整体搬迁后,生产每吨产品的成本可降低数百元。

  公开资料称,凌云化工在生产中,将利用新兴铸管公司排放的废弃二氧化碳以及废气和余热,每年减少煤炭消耗5.29万吨,耗电量由1920万千瓦时减少到840万千瓦时,大幅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并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据了解,凌云化工在武安的新厂区已经具备生产条件,并进入调试阶段。新公司工商注册方面的手续已经办好,但药监部门的手续尚需要一个周期。

  河北担心外迁央企“输出污染”

  致力于区域经济研究的河北社科院研究员张建省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达了对央企外迁可能给河北环境污染带来的担忧。张建省表示,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在北京的央企将其污染严重的公司迁到河北,可能将更加剧河北的空气污染。

  对于新兴际华集团原有的新兴铸管来讲,凌云化工的配套外迁或许能够减少新兴铸管公司的工业废热和二氧化碳排放,但难以保证其他外迁央企不将污染带至河北。“河北在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同时,也应考虑提高环境准入门槛,至少要保证任何新建企业都不能让河北的环境变得更糟”。张建省说。

  而邯郸当地一位民营企业家郭先生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武安当地财政收入和就业目前还是高度依赖煤炭、焦化和钢铁,央企外迁未必能带来多少当地人的就业和财政收入,可能更多是利用河北当地的招商引资政策来圈地、圈资源。据他了解,当地某钢铁企业扩建厂区几乎是“零地价”拿地。

  对于能源结构调整,郭先生认为,从邯郸来讲,改用电、用气难度非常大,会大幅增加企业成本。

  “比如前段时间提出的煤改气,对于普通居民来讲没什么;但对于工业企业来讲,煤改气的成本非常高,原来燃煤的锅炉都不能用,几乎相当于再建新的工厂;相对而言,还是燃煤成本最低,即使火电厂按照要求全部安装脱硫脱硝设备,环保完全达标增加的成本也还能够承受;另外,由于天然气缺口本身就非常大,如果工业企业改用天然气,必然进一步推高天然气的价格”。郭先生说。

  河北电力缺口最大将达300万千瓦

  太行山布局光伏或担负京津冀新能源供给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计划将太行山周边的荒地全部建成光伏电站,为京津冀地区的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6月中旬,夏季用电高峰如期而至。所幸的是,对于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国家发改委将其概括为“总体宽松”。

  当然也有局部的例外,比如,几天前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就发布公告称,从6月中旬到8月上旬,河北南网预计将经历两波最大负荷分别达到2700万千瓦、2850万千瓦的负荷高峰,经测算,在6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上旬等时段,其短时电力供应最大缺口可能达到150万千瓦至300万千瓦。

  而造成缺口的原因,除农业灌溉、制冷等电力需求外,还有发电企业正在进行的环保改造。据称,度夏期间,河北南网范围内共有14台机组进行环保改造,容量达365万千瓦。

  “河北的环保诉求,与短期用电需求间出现了暂时性的矛盾。”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其实不仅是河北,长远来看,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环保诉求,与现有电力格局及持续提高的工商业用电需求间也存在着矛盾”。

  仍以河北为例,在不久前(5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4年-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中,要求河北省在2014年-2015年完成1500万千瓦的火电脱硝任务,除此以外,还有淘汰2.2万蒸吨燃煤锅炉、完成11010平方米钢铁烧结机脱硫、淘汰66万辆黄标车及老旧车辆……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处于京津冀一体化的格局中,面对越发严峻的环保挑战,不只是河北,还有北京和天津都具有足够的动力,着手提升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

  河北或担负京津冀

  能源供给

  Solarbuzz高级分析师廉锐博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基于京津冀地区的环保任务,其能源规划也要通盘考虑。目前业界比较认可的方案是,“主要采取特高压受电(接受外来电力)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模式”。

  以2012年的数据为例,当年,北京地区受电比例约为60%;河北省石家庄、保定、沧州、衡水、邢台和邯郸6个市受电比例约为16.7%,唐山、张家口、秦皇岛、承德、廊坊5个市受电比例则达到了50%;此外,天津受电比例约为30%,不过,根据规划,到2020年,天津市接受区外电力将超过850万千瓦,受电比例占到40%左右。

  除此以外,京津冀地区将大幅提升受电比例的另一个信号是,在我国第一期提出在内蒙古建设的四条特高压锡盟-山东、锡盟-江苏、蒙西-山东、蒙西-天津中,有三条是到达山东和天津,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直接相关。

  而谈到可再生能源应用,重任无疑又要落到河北省肩上,原因很简单“北京、天津恐怕只能搞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而发展集中式,却只有河北具备条件(土地)。”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

  其实,除了土地,河北还具有发展可再生能源应用的资源、地缘等多方面优势。“在河北建立集中式电站,距离消纳地很近(北京、天津及其自身),电力的传输损耗会小很多。” 廉锐补充道。

  据《河北省新能源产业“十二五”规划》介绍,河北全省风能资源总储量7400万千瓦,陆上技术可开发量超过1700万千瓦,近海技术可开发量超过40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坝上地区,秦皇岛、唐山、沧州沿海地区以及太行山、燕山山区。

  而太阳能资源更是丰富,北部张家口、承德地区年日照小时数平均为3000小时-3200小时,中东部地区为2200小时-3000小时,分别为太阳能资源二类和三类地区,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此外,河北省各种农作物干秸秆年产量达3600多万吨,林木枝条年可利用量为200万吨左右,适宜生物质能发展;全省水资源量205亿立方米,地热资源可采量相当于94亿吨标准煤,具备开发建设水能及地热能的条件。

  河北海上风电

  光伏迎发展

  日前国家发改委刚刚下发了海上风电标杆电价(2017年以前投运的近海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0.85元/千瓦时,潮间带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0.75元/千瓦时),业界认为,这将正式启动上千亿元的海上风电市场。

  “河北省就具有很好的海上风电资源,例如位于张北地区,就有在建的全国8个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之一。此外,年内,国网将完成张北地区3个500千伏变电站的投运,这将令电网承载风电的能力翻番,化解窝电限风的尴尬。”某风电企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

  不过,相对于河北目前尚无一处的海上风电,光伏则是更具优势的产业。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光伏发电是绿色、清洁、无污染的能源项目,按照电与标准煤的等价折算系数,光伏发一度电,相当于少用400克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97克,减少粉尘排放272克。

  据记者了解,2013年河北省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容量74兆瓦,位居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第三名,占全国市场份额的9.2%;新增光伏电站11座,装机容量398兆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3%,列第八位。而2014年,河北省计划完成的任务为1吉瓦,其中有400兆瓦地面电站,600兆瓦分布式发电。

  除了太阳能资源外,河北还有一大优势。廉锐告诉记者,“河北光伏产业在全国都名列前茅,那里有许多知名的企业”。

  例如于美国上市的保定英利。该公司总裁特别助理、公共关系总监梁田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在河北省,目前英利正在建设的光伏电站项目累计近200兆瓦,包括阜平10兆瓦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广宗15兆瓦光伏电站建设项目等。分布式电站建设方面,截止到目前,英利在河北省已经完成47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安装量共计530千瓦。目前,英利正在积极参与河北省万户光伏惠农示范工程项目。毫无疑问,河北省是英利集团实施向光伏行业下游走战略,最重要省份之一”。

  不久前,记者在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看到,齐村乡小口头、峪里、五会和齐村4个村的村南24个小山坡上,安装了10万多块250瓦多晶硅光伏电池板。

  据了解,该电站是由三峡新能源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总装机容量200兆瓦,是全国第一个山地光伏发电项目。其中,一期工程建设19.8兆瓦光伏电场,建设110KV升压站一座。整个项目完工后,年产值达2.34亿元,税收3700万元。

  尽管不少人认为,在山地进行光伏电站建设,将拉升成本,不太划算。但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已有高层在着手筹备一项庞大的计划:将太行山周边的荒地全部建成光伏电站,为京津冀地区的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京津冀环保一体化路径日渐清晰

  300家污染企业外迁仍是大势所趋

  有分析师表示,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尚有诸多问题需要理顺,但环保一体化已经率先迈出脚步

  京津冀一体化近日再传捷报。

  有消息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整体方案已初步形成,预计将在6月底出台,京津冀一体化环保将先行。其中,《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方案》已通过内部审议。据了解,该方案中,京津冀或将统一污染物排放标准。

  如果实行京津冀环保一体化,对于河北省来说,则要执行比原来更严格的新标准。

  有分析师表示,京津冀一体化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但由于河北省重工业、传统能源消费占比极高,统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难度较大。

  此外,尽管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尚有诸多问题需要理顺,但环保一体化已经率先迈出脚步。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外迁是大势所趋。

  京津冀一体化环保先行

  上述方案的出台,意味着京津冀一体化概念将率先由环保领域践行,而为确保环境保护目标在区域内实现,包括统一限行,统一限排,统一油品质量,统一环保标准等一系列措施都将得以贯彻。

  据了解,目前,京津冀三地的环境质量标准执行的是国家标准,但是三地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所不同。如果实行环保一体化,对于河北省来说,则要执行比原来更严格的新标准。

  众所周知的是,从2013年初开始,雾霾天气时常肆虐北京以及河北等多地。根据中科院和环保部的研究结果,燃煤电厂、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等是造成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

  2013年,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前10名城市中,河北省占据7席。河北省的污染问题不断被推上风口浪尖,有业内人士认为北京市的污染物中有部分来自河北省周边的城市。

  平安证券分析师于振家表示,雾霾污染有较强的移动性,要取得治理效果,必须进行区域联防联控。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尚有诸多问题需要理顺,但环保一体化已经率先迈出脚步。

  去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十条”),这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大气污染治理行动。根据《计划》,京津冀区域的PM2.5需在五年内下降25%。

  于振家还认为,环保一体化是京津冀一体化最初的目的,区域性的污染治理工作对相关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机遇。

  “京津冀一体化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地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产业布局、资源禀赋、经济政策、政府部门执政能力都有很大差异,如何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立统一布局的核心原则是关键问题,也是制约京津冀一体化能否有效落实的难点。

  300家污染企业外迁是大势所趋

  根据《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7年底,北京市要调整退出高污染企业1200家,天津市钢铁、水泥产能控制在2000万吨和500万吨,河北省钢铁产能压缩淘汰6000万吨以上。产业结构优化、高污企业搬迁等工作,即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也是倒逼产能过剩行业进行调整的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已确定今年重点调整退出石灰、石材、建筑陶瓷、铸造、锻造、印染等12个工业污染行业。原定于今年年内实现调整退出300家污染企业的目标,将提前在今年10月底前实现。

  “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外迁是大势所趋。”任浩宁表示,河北、天津等地已经开始布局承接北京过剩产能的方案,即便环保标准不统一、落实效果有所折扣,北京地区污染企业也将面临淘汰出局的危险,税收政策、土地政策都是地方政府手中的利器,首都对传统工业的容忍度非常小。

  此外,近日,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对外表示,所有北京市调整退出的污染企业,绝不能带着污染迁到外地。

  尽管如此,随着京津冀环保一体化的加速,河北省正在遭遇史无前例的环保压力。

  任浩宁认为,统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难度较大,河北省重工业、传统能源消费占比极高,短期内人为压制传统产能的做法已经让地方经济陷入大幅下滑的泥沼,再度用环保政策施压恐会破坏原有的产业基础。钢铁、煤炭、火电、水泥等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还需从长计议,政府层面不应仅考量环保效益而忽视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

  不得不提的是,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河北省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仅为4.2%,为近30年来同期的最低值。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河北省今年以来经济增速大幅放缓,与环保高压对重工业企业的影响不无关系,这也是河北省治理环境问题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还之前在环境方面欠下的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