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地下管网改造,质量比速度更重要
时间:2014-06-16 18:34:4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舒圣祥 

  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管网改造,不仅是悲剧事故后的痛定思痛,更是加强现代城市“里子”建设的必需

  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2015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

  “我家路面常打开,乐不乐意随你;一到下雨深不见底,你会爱上这里;不管新旧随便挖开,请不用客气;东西南北都是工地,我们欢迎你……”这首网络改编歌曲,呈现的正是城市地下管网建设面临的混乱现状。大雨内涝、路面塌陷、气体泄漏爆炸,一次次事故拷问着城市地下管线的安全;20多种管线,30多个职能和权属部门,现状不明、“家底”不清,让“看不见”的地下管网,成为外表光鲜的现代都市,最为不堪最为脆弱的所在。

  如何保证城市地下“生命线”安全畅通?如何避免“马路拉链”现象周而复始?如何不让混乱的地下管网成为事故隐患?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管网改造,不仅是悲剧事故后的痛定思痛,更是加强现代城市“里子”建设的必需。为此,国务院制定了时间表:5年改造地下老旧管网,10年建成较完善地下管线体系。各地若能按时完成管网改造固然很好,但说实话,地下管网改造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质量,争取“一改到位”。

  要改造地下管网,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怎么改”。最理想的办法,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此即所谓“共同沟”。共同沟作为地下综合市政管线走廊,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早在200年前,法国巴黎就开始建设共同沟;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共同沟也是我们亟需补上的“地下一课”。

  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8大类20余种管线;管理体制和权属复杂,涉及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30多个职能和权属部门,各个部门和单位独立建设网络。在“谁拥有谁管理、谁建设谁管理”的模式下,不仅“谁也不顾谁”,而且甭管谁建设、谁维修,都要封一次路、挖一次路——“满城挖”严重浪费资金,“满城封”严重阻碍交通,“满城网”留下巨大隐患,城市内涝更是家常便饭。

  共同沟建设虽然一次性投资不菲,但将所有单位独立铺设管网成本加在一起,再考虑综合节省出的道路地下空间、每次的开挖成本、对道路通行效率的影响以及环境的破坏,建设共同沟的好处因此不言而喻。它不仅更安全,也更经济,同时避免“马路拉链”现象,杜绝宛如“蜘蛛网”般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网隐患。所以说,共同沟建设,成本不是问题,技术同样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利益问题。

  市政管线,每一根管每一根线的背后,都代表着一个相关单位和主管部门。它们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而且都想搭便车,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下,自然不愿参与共同沟建设,缺少进入共同沟的意愿。这就是为什么国内试点的共同沟建设,会异化为建设者自掏腰包、自负盈亏、商业运作式“个体沟”,背后原因之所在。国务院要求改造地下管网,不妨站在“一改到位”的高度全盘规划,从立法层面对共同沟统一建设和管理做出明确规范。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