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作为资源型城市,在能源、原材料领域得到了空前发展。面对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新形势、新要求,唐山怎样找准自己正确的定位和方向,继续发挥优势,这对唐山来说是一个挑战和考验。
就目前来说,虽然我市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我们面临的各种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也很多,有些问题还很严重。唐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基础更加厚实;同时又由于毗邻京津,经济社会的开放度更高,人们的观念更加解放,唐山的产业集聚特点,在全国城市中是十分有代表性的。
产业集群是众多植根于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专业化的、相互关联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为获得竞争优势而集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的产业群落;城市化直接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特别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产业和生产要素的集聚则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须依托于工业化的推进,而产业集群会带来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处,并能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效途径。这种互动作用决定了产业集群是城市化的重要助推器。同时,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也会逐步得到改善。
唐山的产业集聚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北方瓷都”为代表的专业化市场;二是以钢铁产业为中游的行业集聚;三是有“北方深圳”之称的曹妃甸新区。从产业升级的角度看,三者集聚过程及演变,符合了产业集聚二次升级的特点,也符合了城市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的协调特点。
在唐山的“十一五”规划中,坚持把城市化摆在活跃全局的战略位置,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沿海经济隆起带为支撑,以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为重点,按照城市化发展规律,加快建设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副中心城市,发展中等城市,择优建设小城市和重点城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格局,努力把唐山建设成为交通便捷、通信发达、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现代化沿海大城市。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2%。
唐山地区的产业集聚发展分三种态势,原有地区的产业集聚往横向和纵向发展,延长产业链,建立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提升产业集聚的结构,加快城市化的步伐。坚持促进南北区域协调发展,在大力推进曹妃甸工业区、海港开发区、南堡开发区向现代化临港城区加快发展的同时,优先支持迁安市、遵化市加快向中等城市发展。以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完善功能为目标,大力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与内涵,增强两市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原有地区没有形成产业集聚的,侧重于该地区中小城镇的产业集聚,推进城市化的进程择优培育重点城镇群。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加快建设和发展黄各庄、沙流河、鸦鸿桥、建昌营、黑沿子、洒河桥、汀流河、窝洛沽、韩城、马兰峪等35个纳入国家、省、市重点培育的小城镇。积极培育县域经济特色产业集群,提高城镇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综合承载力,促进产业、人口、资源等向重点城镇聚集。2010年,纳入国家、全省重点培育的19个小城镇人口规模达到3万人以上,纳入全市重点培育的16个小城镇人口规模达到2万人以上。
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反过来城市化的发展,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更为产业集聚的升级提供了条件。产业的集聚以城市作为载体,其发展离不开城市的繁荣与兴旺。一般而言,产业总是在区位条件比较优越、现有人口和经济活动集聚状况较好的地方实现空间上的集聚,所以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对产业集聚的快慢存在着制约性。唐山城市化的发展不仅关注了城区的建设,而且对以产业集聚为主的开发区进行了合理的规划,给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的源泉,使产业集聚的发展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协调配合,良性进步。包括路南区、路北区城市建成区和丰南、开平城区,重点提升全市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消费中心的综合功能,促进产业资源、空间资源、市政公用、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的有机整合,调整完善生产职能和管理职能,加强服务职能和融通职能。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科技教育、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服务和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控制一般性能源、原材料工业发展。统一协调中心城区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实现社会服务、市政公用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机场新区开发建设,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将机场新区打造成为现代化新城区;高标准推进大南湖生态区开发建设。丰南区、开平区要突出与中心区的职能分工与协作,加快与中心区的整合,优化城区规划布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区品位。各个开发区及部分城区制订了不同的发展规划,提高了区内产业集聚的稳定性和抗风险性。
唐山的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实现了初步的互动发展。从唐山产业集聚发展的路线上来看,与唐山城市化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从早期以陶瓷为主的产业集聚到目前以钢铁为主的产业集聚,再到曹妃甸新区,反映了产业集聚在唐山的不断的升级,而升级的背后正是城市化发展给产业集聚提供了基本条件的支持。同时,政府作为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的“指挥棒”和“裁判”,其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和谐的发展,政府的导向机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在市场经济的规律下,为产业集聚与城市化提供有效的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两者可以和谐健康的互动发展,从而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完成城市化进程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