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5年08月03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自贸区金改进入“第二季”金融界共话“国家使命”
时间:2014-06-04 12:34:36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涛 

    新华网上海6月3日电(记者王涛)“金融改革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从不放空、不走偏、不掉链、不松懈四方面把握好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原则。”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3日在此间举办的“国家使命:上海自贸区与金融创新”论坛上表示。

  本次论坛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新华社上海分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第一财经共同主办。监管部门负责人、金融业内人士共同探讨自贸区与金融创新这一主题,并为自贸区建设建言献策。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新华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慎海雄出席会议并致辞。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为了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亚信峰会后在考察自贸区时指出,上海自贸区要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为着力点,努力创造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

  其中,金融创新又是制度创新中最受关注、期望值最高的领域之一。如何在管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屠光绍表示,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第一个原则是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使得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不放空”,第二是要以国家金融改革的大方向为引领,使得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不走偏”,第三要以金融机构和市场组织为主体,使得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不掉链”,第四要以金融风险的防范为底线“不松懈”。

  “上海自贸试验区,就是国家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同时也是对外开放的压力测试平台。”慎海雄说。

  慎海雄表示,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制度创新。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管制、税制、法制,又不断构建完善新的科学制度与良善环境,才能实现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也一直致力于为上海自贸区建设鼓与呼,为自贸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按照中央部署,上海自贸区建设过程当中,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把可复制、可推广作为基本要求,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过去的8个月里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创新和金融开放都在稳步推进:一行三会51条细则渐次落地,银监会、保监会相继发布《通知》聚焦制度创新、简政放权,自由贸易账户及其分账核算系统细则落地。如果说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是一部“连续剧”,那么这场改革大戏已经驶入“第二季”,而且正渐入高潮。

  此外,据介绍,本次论坛的举办地点——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是新华社与上海市政府全面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大基础工程。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是新华社金融信息平台的区域总部,并集资讯传播、数据挖掘、价格研究、指数研发、资本运作等多重功能于一身。

相关新闻
24h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人物专栏 More>>
林少洲 北京厚土机构主席
杨曾兵:深圳市创艺园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中国商旅地产研究院旅游规划研究所所长。国际注册景观设计师(ICSLD),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高级景观规划师,有近20年的旅游景区策划、规划和设计经验。 覃 森:中共上思县委副书记、上思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元斌 城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彭祥林:北京均友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魏后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金元浦,浙江浦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文化与艺术专委会专家顾问,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大教授、博导 李勇: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寇有观:原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20世纪80年代国家公派留美高级访问学者。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ESRI、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等部门从事生态环境、国土资源、区域规划、卫星遥感和信息系统 陈木城:1955年9月生,中国台湾彰化人,祖籍福建漳浦,台北师专毕业,就读淡江大学英文系,赴美国密苏里东北大学修习教育硕士,并于校长任期间到台湾大学政治研究进修公共政策。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