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大学生创业率如何走出1%的尴尬?
时间:2014-06-03 22:48:01  来源:红网  作者:孙建清 
  2014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727万,创历史新高。在此情况下,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选择。近日实施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提出,我国将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使大学生创业的规模、比例继续得到扩大和提高,力争实现2014~2017年引领80万大学生创业的预期目标。然而,实际情况却与人们的期望相去甚远—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只有1%左右。(6月1日《中国青年报》)
  
  应当说,近年来,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在资金上,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简化反担保手续,强化担保基金的独立担保功能,适当延长担保基金的担保责任期限,落实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重点支持吸纳大学生较多的初创企业。又比如,在教育培训上,有关部门也没少动脑筋。但是,为什么在我们出台了那么多好的政策措施,人社、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着力提升就业服务效率,媒体加大政策宣传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率依然仅有可怜的1%呢?这里的原因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一般而言,高校毕业生不是就业就是去创业。所谓就业,就是通过考试、招聘等方式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所谓创业,就是自个儿开辟出一片天地。大学生创业率只有1%说明什么?可以说,创业率只有1%是当下中国大学生就业的风向标。在中国,有一句俗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为什么人们多选择考公务员或者进事业单位、国企?道理明摆着,这里是“高处”。看看人头攒动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和不遗余力的要求“国二代”,我们就应该知道炕头哪头热了。中国人懂得趋弊就利,两弊相权取其轻,从大学毕业生的走势看,自主创业远远比不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甚至比不了一般企业吃香,这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新旧与否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当前社会制度上的设计因素造成的。
  
  当然,除了社会体制的原因,大学毕业生们迟迟不敢迈出自主创业这一步,也与自身的能力有关。不过,这不能全怪学生。现在的大学生基本是按照父母和老师的规划来一步步走过来的。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考什么证书,父母和老师才是“总设计师”,学生基本不用自己去思考,只要照做就是了。这样就使得他们缺乏自己动脑做决定的能力。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但是他们还是不大可能选择走自主创业的道路。即使现在政府为大学生创业开出优惠条件,他们也不打算去尝试自主创业。在他们看来,工作再难找也要继续找,自主创业,不太靠谱。事实上,自主创业的确也不单纯是一个勇气的问题,大学生创业确实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和障碍,不是说有勇气就能成功的。
  
  实践已经证明,要破解大学生创业率持续走低的局面,光喊鼓励口号不行,光讲优惠条件也白搭,关键是要在制度设计上让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那边“冷”下来,只有那边凉下来,自主创业这边才能热起来。此外,自主创业有风险,国家应关注创业失败者,为他们编织社保安全网,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如此双管齐下,大学生创业率才有望走出1%的尴尬。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