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王荣从容“答辩”特区转型升级
时间:2010-08-09 10:09:09  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傅欣彦 

深圳晚报记者傅欣彦报道 本月,深圳经济特区将迎来30岁生日。在这个全新节点上,这个正值而立之际的特区样板未来将向何处发展?如何实现转型升级?30年后又将成长为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昨晚,央视名牌栏目《对话》将焦点对准了深圳,邀请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一一打开了这些问号。

由于了解到王荣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首个博士学位的获得者,栏目编导别出新裁地在节目现场模拟了一场“答辩会”,命题为“特区转型升级”。近一个小时的“答辩”过程中,主持人陈伟鸿和深圳的企业家及市民代表组成“考官团”,就深圳的土地资源、关内外一体化、产业转型、人才引进、教育发展等问题一一提问;王荣作为“考生”妙语连珠、从容应答。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

节目结束前,王荣表示,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我们在思考什么在想什么?归纳起来就是:希望再造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未来30年干什么?就是两句话:努力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深圳市委常委、秘书长王毅参加了本期节目。

 现场答辩
 1、  关于土地资源

“1991平方公里的空间大得不得了”
                         
考官(主持人及金龙鱼公司总裁李强):第一个问题和土地资源有关。深圳特区设立之初,就率先实行了土地的有偿使用,一份数据显示,深圳这些年土地的使用大概每年以30平方公里的速度推进着,那么就是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可能十年就用完了。企业非常希望在深圳得到更大的发展,但后续的发展可能受到土地的限制。
                         
王荣:土地资源稀缺确实是深圳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瓶颈”。但土地资源稀缺是相对的。我们现在整个范围是1991平方公里。马上还可以拿出来用于企业发展的还有100多平方公里。这个100多平方公里是什么概念呢?那就是新加坡是600平方公里,香港是1000平方公里,我们过去的特区也就是300多平方公里。所以说这100平方公里,是一个不小的规模,如果我们规划好了,利用好了,应该讲会为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为更多的企业来深圳发展,提供很大的潜力。7月1日,我们特区扩大到整个全市范围,就是关内关外一体化了,也就是说没有关内关外之分了。那么也就是说,1991平方公里都是特区,这就意味着原来老特区之外的5倍的面积,可以让我们像特区内一样高水平地发展——这个空间大得不得了。

2、 关于关内外“找平” 

“现在正在实施一个规划”
                         
考官(主持人及《民心桥》节目工作人员孙海峰):不少深圳人反映,为什么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感觉关内关外在某些方面好像差距有十年。如何尽快“找平”呢?另外,在关内外的关系处理上,不仅要“找平”,而且还要“找齐”,比如说,如何提升关外GDP总量和土地利用效率呢?
                         
王荣:没错,过去关外确实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以及我们城市化的管理水平,相对于特区内矮了一大截。现在一体化以后,在基础设施的配套、管理的标准、管理的投入,在这些方面确实有一个“找平”的过程,现在正在实施一个规划。
                         
另外,你刚才讲的单位面积产出特区内是特区外的5倍,但实际上特区外过去30年也为深圳的发展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像我们深圳8200亿经济总量,其中有一半还是在特区外,但是它消耗的资源比特区内消耗的资源要大得多。所以我们“找平”的过程,就意味着对原特区外这一块提高开发水平,这也是我们的发展潜力所在。

 3、关于吸引人才

“要再一次重现孔雀东南飞”
                          
考官(主持人及金蝶软件总裁徐少春):深圳在人事制度上有了很多创新,所以这片热土才成了很多人创业和成功的乐园。但目前在高端人才竞争上面,感觉深圳的吸引力受到了很多挑战。我们希望市里能否出台一些吸引人才的办法?

王荣:深圳作为特区,曾经创造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我觉得要想吸引人才,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一个是发展机会;第二是生活质量;第三就是生活成本。现在,我们要考虑到人才的更多集聚,又要解决大家想来但又担心来不起的矛盾。所以近年来我们出台了若干政策,比如说这两年认定了高端的高层次人才,有1600人可以享受到特殊的政府补贴。今年开始,我们对所有的本科以上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出台了享有房租补贴的政策,高的可以补到一千,少的也可以补到两百。对住房这一项的补贴,我们大概一年要拿出7个亿的财政支出。今年,我们又把人才的住房纳入保障性住房的范围,我们今年要提供7600套企业使用人才的配套性住房。那么整个保障性住房,我们今年安排5万套。另外我们还主动出击,近来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制定了“孔雀计划”,就是针对人才的,要再一次让孔雀东南飞的现象重现。而且我们不仅在国内大力度地招人才,还要到海外招人才。我们规划在近几年内准备向海外引进50个团队,来推动深圳新一轮的发展。

 4、 关于发展教育

 “这方面的‘短腿’会尽快补上”
                         
考官(主持人及公众力调查机构负责人范军):在民生的幸福指数中,子女教育绝对是第一位的。王书记曾做过教育厅厅长,所以我给您带了一个算术题:3+9+3+4=?这里第一个“3”是学前教育,“9”是小学加初中9年义务教育。第二个“3”是高中教育,“4”就是大学教育。您怎样演算这道题?
                          
王荣:我确实做过教育厅长,所以讲教育问题,我还是更为敏感一点。深圳是一个年轻城市,幼儿年龄段的孩子相对讲比较多。所以,幼儿教育在深圳确实是问题,可能会更突出。作为市委市政府,怎么能够把这个问题做得更好?其实这几年我们也在思考,怎么样和民营力量联手推动幼教事业更快的发展?我们都在考虑。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其实这个就有点共性化了。现在国家讲义务教育由户籍所在地的政府来履行这个责任,其实我们已经不分户籍,提供了很充沛的义务教育学位。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均质化很难做到。至于大学,因为深圳是一个年轻城市,我们可以十年八年搞一个大企业,但是一个大学很难想像几年之内能搞一个。全国知名的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学需要培育,需要历史慢慢地积淀。但是深圳还是有了一所很不错的大学,就是深圳大学。我们目前正在筹办南方科技大学,都是为了通过教育的发展来充分满足广大市民的期盼。我相信在新的发展时期,这方面的“短腿”我们一定会尽快补上。

精彩语录

谈及来深之初“微服私访”

  什么叫微服私访?其实我们现在没有官服,任何时候我们都是微服,比如说此刻。但是确实我是利用我到深圳不久,人们对我这张脸还不是很熟悉的时候,想多看看,多了解一下。

我去坐出租车坐过好几趟,到了一些口岸,到了蛇口,包括到布吉,都去看了看,应该说对深圳确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为之前来深圳,大部分都是参观学习,所以看到的都是最亮的地方,或者说是最有成就感的地方。这一次因为故意找了一些我在网上搜集到的老百姓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所以我刻意地去看了看,这样就使得我对这个城市有更多的了解,发现这个城市很多元。

谈及对深圳的希望

经过30年的发展,深圳人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的奇迹。前30年我们在推动物质财富的增长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新的发展阶段上,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创造财富的环境,以及财富如何让人们过得更好。而更主要的是,怎么能够让我们这个城市进一步靠近香港、新加坡这样一些国际化的城市。

谈及未来三大支柱产业

 这三大新兴战略性产业是已经明确的。一是新能源,主要是新能源应用产品方面,像比亚迪的电动汽车,这些我们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今后若干年会得到更快的发展。然后是互联网,深圳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这几年增长非常迅速,像腾讯这样一些互联网产业,发展很快。再一个就是生物,像生物医药。

谈及户籍改革

户籍改革对深圳来讲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我想思路无非是两个:一个是提高户籍人口的比重;第二就是弱化和户籍挂钩的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那么,深圳这样一个倒挂现象,我认为要通过若干年解决掉,但是考虑到目前这个发展阶段,户籍制度还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方式,所以说一下子放开可能还不具备条件,但是我们会注意它的改革。几年前还推出了居住证制度,也让我们在深圳的居民,尽管他不是户籍人口,但实际上他已经感觉到这种差别不断在缩小,已经很弱化了。、

谈及深港合作

深圳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能够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我们跟香港比邻。所以说深圳一直是在跟香港学习,跟香港合作。但是我来深圳以后,我就感觉到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要进一步向香港学习,香港现在我认为在四个方面它做得更好:理念的国际化、社会的法制化、管理的精细化、香港产业还是高端化。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