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山东省齐河县以“两区同建”为总抓手 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
时间:2014-05-13 09:43:19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孟令兴 

  近年来,山东省齐河县以产业园区建设和居住社区建设为总抓手,坚持以人为本、产城共进、科学布局、城乡统筹,加快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010 年的28 平方公里拓展到47 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从23 万增加到33.4 万,城镇化率提高到53%;全县1014个行政村规划为60 个大社区,已开工社区42 个,启动村庄218 个,已有2.9 万户、11 万多农民入住新居。全县GDP 达到410 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高于全省6 个百分点;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 以上,在德州市率先进入全省30 强;城镇职工在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提高20% 以上,做到了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同步发展,实现了质量与速度的双提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华通讯社、山东新闻联播等新闻媒体先后对新型城镇化的“齐河路径”作了深度报道,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共建示范城市、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和省级文明城、省级卫生城和省级园林城等多项荣誉称号。

  背景及起因

  齐河县隶属山东省德州市,与省会济南隔黄河相望,总面积1411 平方公里,总人口63 万,辖13 个乡镇、2个街道、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 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境内有4 条铁路、4 条高速公路、5 条国省道和7 个高速出入口,20 分钟到达省会济南,1 个半小时到达北京。2007 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战略,推进济南“北跨西进”,在省城总体规划中把齐河县纳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德州市适时提出“南融北接”、“济德一体”战略。2012 年末,山东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出“一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即:山东省域中部以济南为核心,建成城市群经济圈;西部以条形布局、邻边经济为特征,打造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作为“济德一体”南融济南“桥头堡”的齐河县,正处于省会城市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核心层。2010 年,原担负黄河防洪防凌任务被禁止开发的63 平方公里黄河北展区开发解禁,恰逢德州“南融北接”,济南“北跨西进”,高铁“呼啸而至”,济南高铁北站落户齐河,全省“一圈一带”新型城镇化战略提质增速。齐河县委、县政府顺势而动,抢抓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做出了建设“济南北城”的战略部署,主动接受济南辐射,全面对接济南发展,谱写了发展新篇章,进入全省县市30 强,奠定了构建全域城镇化的坚实基础,成为山东省县市发展的排头兵。

  主要做法

  (一)顶层设计,优化城镇布局。规划的档次和水平直接决定着城市建设的功能和品位。齐河县按照省会北城的目标定位,委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按照与省会济南同城规划的理念,先后编制了《齐河县现代城镇体系规划》、《齐河县城镇化发展规划》,构建以县城城区、城南新区、黄河北展区“三区”连体,经济开发区、济北高铁枢纽经济协作区、赵马工业园、潘店煤电科技产业园“四园”推进,赵官镇、潘店镇、焦庙镇、宣章屯镇、表白寺镇“五镇”支撑,60 个农村新型社区遍布全域的“3456”新型城镇化体系,形成 “一体两翼,三轴一带”的总体布局,即以县城规划区内中心城区为一体,以县域南北两部为两翼,以济南建邦大桥、济齐黄河大桥、长清大桥为三条发展轴和沿黄河生态景观带。

  (二)加大投入,提升城镇承载力。一是做大城市。按照“一城三区”的总体建设思路,先后投资200 多亿元,实施了城市建设三年大投入计划。在主城区,投资60 亿元对主干道路及背街小巷全部进行升级改造,同步加强电讯、给排水、热力和燃气等地下管网建设。对5 个旧城片区、9 个城中村(棚户区)全部实施拆迁改造,房地产开工面积每年在100 万平米以上。建成了以迎宾广场、沁园、老倪伦河景区为代表的城市园林工程,城市绿化率达47%。在城南新区,投资40 多亿元,建成了纬十四路、纬十七等8 条道路,“七纵七横”的道路框架初步形成。在黄河北展区,启动了63 平方公里的黄河国际生态城建设,投资100 亿元实施了路网、水网、管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黄河大道、旅游路、科技路等6 条道路,启动了济齐黄河大桥建设,搭建起生态城道路主框架。二是做强小城镇。按照“规模适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原则,大力开展了“小城镇建设行动”。三年来,全县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60 多亿元,建成了以赵官镇为代表的资源带动型,以潘店镇、表白寺镇为代表的工业带动型,以焦庙镇为代表的商贸带动型,以宣章屯镇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带动型,以祝阿镇为代表的旅游服务型等5 种小城镇建设模式,潘店镇、赵官镇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示范镇建设行动”示范镇,并被推荐为全国重点镇。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全面提升,吸引了3 万多农村群众到镇区购房、置业、务工,每年贡献城镇化率1.5 个百分点。三是做优农村社区。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齐河县城镇化的创造性实践,主要有四个特点:首先,起步早。2008 年,在全省率先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启动建设了南北、子张等一批社区,带动了全省社区建设的全面铺开。其次,规模大。规划建设的社区都在5000 人以上,乡镇驻地在万人以上。全县1014 个行政村合并为361 个行政社区(村),在此基础上又规划为60 个大社区。全县已开工社区42 个,启动村庄218 个,已有2.9 万户、11 万多群众入住新居。第三,配套全。按照“五化八通八有”标准(五化即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八通即通水、通电、通暖、通气、通油路、通宽带、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八有即有幼儿园、小学、敬老院、卫生室、警务室、超市、中心广场、社区服务中心),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洪州、华中、南北、古城苑等建成入住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卫生室、警务室等服务设施配套完善,供暖、供气及污水处理设施齐全,实现了社区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城里人生活。洪州社区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第四,效果好。齐河县本着让利于民的原则,借助土地增减政策,按照净增耕地每亩15 万元补助群众住房、基础设施配套、拆旧复垦等,群众每户只需缴纳3—5万元就可入住新社区,极大调动了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新开社区群众同意率均在95% 以上,入住群众满意率均在98% 以上。

  (三)高效融资,增强城镇内动力。城市建设资金是关键。齐河坚持运用市场手段推进城市建设,千方百计破解资金瓶颈。一是做好经营城市文章。成立了县民新资产营运公司,通过置换、租赁、挂牌出让等市场化手段,盘活城市有效资产,加快城镇建设。三年来盘活土地资源2000 余亩、资金过百亿元。二是做好融资文章。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外资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成功引进山东高速集团、西城集团等战略投资企业,国开行、农发行、工行、建行落实资金22 亿元。引进太平洋集团、绿城集团等企业采取BT、BOT 融资模式参与城市建设,形成投资、经营、回收良性循环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三是做好统筹社区建设资金的文章。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是关键。齐河县结合实际,通过三种途径解决资金问题,即政府补一块,整合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资金、惠农涉农资金,进行捆绑使用,用于社区建设;银行融一块,成立社区建设融资平台,与农发行、工行等银行合作,多渠道融资,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农户拿一块,群众在社区开工前每户缴纳1—2 万元的启动资金。通过以上三种途径有效破解了社区建设资金问题。四是做好争取上级资金文章。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申报项目,争取中央和省市资金支持,3 年共争取城镇建设资金20 多亿元。

  (四)培植产业,增强发展驱动力。产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一是培植新型工业。培植了旺旺集团、百多安、远达模具、金能化工等高端食品、医疗器械、冶金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煤及高端化工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12 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20 家,过亿元的企业4 家。被评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城、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二是培植现代服务业。坚持物流、旅游和高端服务业多轮驱动,建设了盖世冠威、普洛斯等八大物流基地,每年物流总额过千亿元;实施了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大观园、晏子湖、玉带湖等全省十大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泉城海洋极地世界项目获评国家4A 级景区,泉城欧乐堡梦幻世界项目今年“五·一”前正式营业。黄河国际生态城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齐河县被评为山东省旅游强县,全县每年接待游客超过420 万人次,旅游收入过20 亿元。三是培植都市农业。立足优质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品质农业、生态农业,打造省城周边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每年全县80% 以上的农副产品销往济南;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收,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连续6 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取得的成效

  (一)城镇化进程实现提质增速。齐河县科学确立了建设“济南北城”的城市定位,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10 年的28 平方公里拓展到47 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从23 万人增加到33.4 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53%,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职工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大幅提高,进一步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城乡协调互动,资源集约节约,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量的提升和质的突破。

  (二)城市形象有了明显提升。围绕总体规划,实施了大交通、大供电、大绿化、大水网、大供暖、大供水、大供气、大通讯等八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玉带湖、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欧乐堡欢乐城、德百新时代广场等一批亮点工程、标志性建筑,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城镇承载力不断增强,城市的品位和形象明显提升。

  (三)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将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让园区共享城市基础设施和各种资源条件,县经济开发区培植起永锋钢铁、金能公司等一大批领军企业,四大工业园区取得突破性发展,创造巨额利税的同时,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职工收入,促进了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集聚,形成以业兴城、以业带城的良好局面。(四)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齐河县每年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全县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占财政总收入的80%以上。教育、卫生、医疗等设施实现了标准化配套, “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消零,实现了社会保障全覆盖,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经验与启示

  在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有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必须坚持顶层设计、高速推进、高效经营。齐河县坚持与省会济南“同城规划”的理念,主动承接上游城市产业转移,把城市做强做大,实现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同步发展,探索出了大城市“卫星城”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二是必须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是城镇化的领导者、组织者,通过制定政策、要素配置等手段,找准切入点,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掌握工作全局,使城镇化朝着预定的目标推进。三是必须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市场是城镇化的撬动棒、助推器,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必须充分依靠市场的力量,善于运用经济手段,破解资金、财力等要素制约,保障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四是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群众是城市建设的主体,推进城镇化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无论是城中村、区中村、棚户片区改造,还是农村社区建设,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必须让群众主动参与,必须让利于民,让群众切实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实惠,才能调动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推动工作开展。

  齐河县案例专家互动交流

  赵全厚——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马庆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处长、博士

  赵全厚:我听完案例之后很受鼓舞。齐河抓住时机,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做了很多融资创新,县委县政府也做了很多努力。

  土地置换这么多年后,现在以土地进行支撑,有一个问题是产业园区是向县城集中,还是分散在各个大村庄。农民进入这些园区以后是不是还从事农业生产呢?还是齐河的土地已经发生流转呢?我不担心齐河的债务问题,如果做得不好,有可能是会出现流动性风险。从长远来说,这样的地方很有希望。

  马庆斌:齐河也是我山东老家的一个县,感觉很亲切。这个案例反映出新型城镇化的问题。在2010 年,受领导委托,我专门写过城镇化的研究报告。当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没这么深。后来在新型城镇化的研究过程中专门去了河南,就新型社区的问题进行调研,都是逐步由农村到城市,应该说是有效的做法。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逐渐出现“四化”的趋势,即东部化、特大城市化、群体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为什么说齐河的做法是有效的,它符合几个趋势。第一是中小城市化。第二是中西部化。第三是就地就近城镇化、农村社区化。农民无需进城了。如果产业出来带动城市文明,农民适度进城,也是新的城镇化。最后是人的城镇化,应该是以家庭为单位。如果我自己在北京,家人都在山东,肯定很痛苦。我想未来的城镇化应该是顾全家庭的幸福。 建议有两点,一个是要固定生态,不仅要看得见山,还能望得见水。第二就是乡愁。很多农村的古树、古景、古桥、古文化全被拆了,表面上现代化的大马路、大广场很美,其实是丢弃了很多特色。我说中国的城镇化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