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 人民币在非成\"硬通货\"
时间:2014-05-05 18:26:1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胡健 

    5月4日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启程出访非洲四国和非盟总部,这是李克强今年首次出访,也是新一届政府成立后,总理首次访问非洲。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洲。2013年,中非贸易总额再创新高,达到2000亿美元 (约合12429亿元人民币)。自2009年起,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

    李克强在出访前表示,中国准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参加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非洲大陆的连通程度。

    众所周知的是,非洲国家从中国帮助修建的水利、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中受益,中国还向非洲提供了大量援助和优惠贷款,促进了非洲各国经济的发展。

    目前中非合作正处于打造 “升级版”的时间节点,双方在贸易结构以及金融领域的合作都有新的可喜变化,在中非长期开展业务的国际银行——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总裁张晓蕾,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分享了其对中非经济新合作的看法和展望。

    中非贸易将呈现三个趋势

    NBD:中非之间友谊源远流长,在经济贸易领域的交流,您能简单介绍下么?

    张晓蕾:中非贸易可追溯至公元前200年,非洲、阿拉伯以及亚洲的学者和旅行家们曾多次记载中非之间的繁荣贸易,到十六世纪一直兴盛不衰。

    但在随后的4个世纪里,中国几乎停止了同世界各地的贸易活动,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出现改观,不过步伐仍比较缓慢,中非贸易额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超过10亿美元。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后,中非贸易飞速发展,到2013年总贸易额增长至2102亿美元。

    NBD:您对中非之间的经济交流前景有何看法?

    张晓蕾:中非贸易增长令人瞩目,仍存巨大提升空间。基于渣打银行多年来在中非两地同时服务贸易和商业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中非贸易将呈现出相辅相成的三个趋势。

    一是随着双方经济价值链的提升,贸易范围将从原材料和低价产品拓展至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第二,非洲消费阶层的崛起将使得中非贸易和投资覆盖更多非洲国家;第三,到2020年底,我们预计人民币将成为非洲支付、投资以及储备的核心货币。

    中国助推非洲经济起飞

    NBD:伴随两地的发展,中非之间贸易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

    张晓蕾:中非贸易产品和种类正在发生快速的变化。近几年来,中国向非洲出口的高端机器、通信设备、电子和电气设备,以及机动车辆迅速增加,通过这些产品,中国能更多地参与整个非洲的基础建设,中国对非洲能源及矿产勘探行业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

    NBD:很多声音认为非洲在能源领域是块香饽饽,您怎么看?

    张晓蕾:资源在未来数年仍将主导非洲对中国的出口,资源出口也给非洲带来了发展急需的资金,但非洲各国政府也在采取措施,希望降低对原材料出口的过度依赖。

    中国企业与当地政府合作,对非洲的道路、铁路、港口、机场和电厂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基础设施的发展将提升非洲对全球企业的吸引力,进而帮助非洲摆脱对资源出口的依赖。

    NBD:这方面您能具体谈谈么?

    张晓蕾:比如在提供高附加值出口产品方面,非洲食品加工蕴藏巨大机遇。非洲拥有全球60%的未开垦可耕种土地,其中仅10%耕地能使用拖拉机,4%具备灌溉设施。通过推广科学农耕技术提高生产力,然后将产品输送至食品加工企业,再销往整个非洲和全球,就可以为非洲创造数百万个就业机会。

    非洲消费升级催生进口需求

    NBD:除了能源出口的诉求,非洲对产品进口的需求也在增强吗?

    张晓蕾:的确,非洲消费者的崛起是近年来出现的一大趋势。渣打银行研究部预计,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消费支出,将从2010年的6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1万亿美元。

    中国企业已开始进入这一尚未开发的消费者市场。在非洲旅行,你会看到更新颖、性价比更高的“中国造”汽车,它们正与来自日本和欧洲的厂商展开竞争。同样,中国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和家电品牌也在与韩国和日本产品争夺市场。

    NBD:就出口非洲,“中国制造”和日韩等国站在同一起跑线,这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张晓蕾:中国企业在进一步融入非洲各国,他们不仅建立了中非贸易网络,还为非洲各国之间以及非洲与全球提供了贸易网络。许多企业也在考虑将制造基地迁至非洲,以贴近当地市场。目前,中国已经出资在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赞比亚、毛里求斯和埃及建立出口特区。

    非洲大陆的三大地区性自由贸易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以及东非共同体,也促进了这种融合。这些地区性自由贸易区下一步将合并成 “非洲自由贸易区”,覆盖从开普敦到开罗的整个非洲大陆。

    NBD:区域经济一体化在非洲已经起步,其意义和价值怎么判断?

    张晓蕾:该自由贸易区将拥有超过6.3亿人口,其中大多数为年轻人,GDP总量达1.2万亿美元。

    随着非洲中产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政治和金融稳定性的提高,非洲自由贸易区可以和世界其他经济联盟进行竞争,同时使得非洲可以平等与其他贸易区洽谈自由贸易协议。

    人民币有望成非洲外储核心货币

    NBD:贸易与金融现在已经难以区分来谈,这方面中国有什么优势?

    张晓蕾:伴随中非贸易走廊出现的另一大趋势是人民币在非洲的使用。飞速发展的贸易、不断增加的中国企业直接投资以及中国政府及相关机构提供的财务援助和补贴贷款,为人民币在非洲的推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中非贸易额达57亿美元,约占当年中非贸易的3%。从另一角度看,非洲占中国当年全球贸易的5%,但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也仅占全球人民币支付的0.2%。因此,人民币的使用仍有巨大增长空间。大宗商品在中非贸易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当大宗商品开始采用人民币定价时,将出现巨大变化。

    NBD:那么未来人民币在非洲的前景如何?

    张晓蕾: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安哥拉、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加纳、肯尼亚和南非等国央行外汇储备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放宽人民币自由兑换,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将日益增加。

    中国为非洲经济发展中提供的战略支持令其在整个非洲占据有利地位。非洲中产阶级的崛起及中国价值链地位的提高正在释放市场潜力,并为贸易增长提供动力。贸易将是中非发展新篇章中的一个良好开端。

    随着双方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我们预计非洲政府和部分大型企业将发行“点心债”筹集资金。在不久的将来,人民币有望成为非洲央行外汇储备的核心货币。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