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干不动了就离开”揭了城市的“短”
时间:2014-05-04 20:22:36  来源:光明网  作者:范子军 

    据统计,到2013年底,北京常住人口达到2114万,而其中的常住外来人口则高达802万。更有甚者,北京市昌平区的常住外来人口甚至超过了常住户籍人口。时至今日,北京的服务行业以及各类体力劳动行业的工作岗位,已经大部分被“农民工”以及各种各样的“北漂”占据。(5月3日北京青年报)

  “等我干不动了,我就离开北京”,农民瓦工曹昌宝的话,或许不只代表了很多在京城打工者的想法,也是不少其他城市外来建设者共同的心声。跟那些梦想在大城市打拼一番事业并安家落户的“北漂族”不同,他们不但追求很简单,只是希望在这里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供孩子上学、改善家庭生活,而且对所在城市的要求也并不高,甚至压根儿就没想过有什么福利诉求。

  农民工并不留恋大都市,或许不只出于“知足常乐”,还可能基于“自知之明”、“落叶归根”等多重考量,但显然不能排除另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参与建设的城市并没有让他们从内心里感到牵挂,或者说他们对城市压根就没有感情可言,自然就谈不上在这里扎根的打算。“等我干不动了,我就离开北京”,尽管是城市管理者求之不得的结果,却并非城市之幸,相反不啻是揭了城市的“短”。

  大批外来建设者接踵而至,甚至形成“喧宾夺主”的局面,超过了当地常住居民的数量,打工收入明显高于家乡或者其他地区,何以没有因此而感觉到城市的“好”?城市既希望也离不开外来工帮助建设,又不舍其从公共福利分一杯羹,为解决城市拥堵等难题,甚至有人提出提高门槛,将这些“低端劳动力”挡在城外,彼此之间俨然成了实际上的利用和被利用关系,还有啥温暖或亲切感可言?

  敞开大门让农民工入户肯定不现实,城市绝对没有这个承受能力;出于生存压力、环境适应等方面考虑,农民工们也未必都想搬到大城市去住。不过,可以容不下农民工们都来安家落户,却不应该不给他们留下好感、有想进城落户的强烈愿望。干不动了就走人,丝毫没有眷恋之意和常回来看看的念头,未免显得城市“做人很失败”。对于外来建设者,多些尊重、消除歧视,创造条件共享建设成果,既是现代城市应有的人文关怀,也应该成为城市管理者追求的智慧和境界。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