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停伐试点正式启动
时间:2014-04-08 19:00:58  来源:财政部门户网站 

    4月1日起,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在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启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黑龙江龙江森工集团、大兴安岭森工集团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据了解,试点取得成效后,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有望扩大至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天然林分布最集中的林区。停伐出于何种考虑?停伐后林区发展靠什么?

    再不停伐,将直接威胁粮食主产区生产安全和北方地区生态安全

    “采伐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恢复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构建完备森林生态系统、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健全国有林区体制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说,试点宣告了多年来向森林过度索取的历史已经结束,标志着重点国有林区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的发展新阶段。

    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森林面积1845万公顷,森林资源由龙江森工集团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导致森林资源急剧减少,森林质量低下,土壤侵蚀加剧、湿地功能下降。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龙江森工集团管理的林区中幼龄林面积占75%,可采资源仅占森林面积、蓄积的1.1%和1.5%;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管理的林区中幼龄林面积占62.3%,可采资源仅占森林面积、蓄积的3.2%和3.6%。“停伐势在必行,如果再不坚决停伐,将直接威胁到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生产安全和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赵树丛说。

    自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年均商业性采伐量从1020.4万立方米调减到633.4万立方米。天保工程二期又进一步调减到年均145.9万立方米。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林区将全面实行封山育林。

    停伐10年,森林蓄积量能恢复到上世纪60年代初水平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技术组组长张煜星告诉记者,商业性停伐,再加以科学经营措施,可以使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状况、木材供给能力等有明显的提升和改善。

    据张煜星测算,停伐10年,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将由目前的77立方米提高到88立方米左右,总量增加7000多万立方米;龙江森工由目前的每公顷蓄积95立方米提高到约110立方米,蓄积总量增加约1.2亿立方米。到时,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平均可达120立方米左右,恢复到上世纪60年代初的平均水平,森林蓄积量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约6亿立方米,成过熟林比例提高到40%左右。“考虑到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木生长的特性,以及发展针叶林和珍贵用材树种的需求,如在国家财力物力允许的前提下,应把停产休养生息的时期延长到20年或者更长时期,以求取得更佳效果。”张煜星说。

    如何确保停得下、不反弹

    如何确保停伐真正停得下、不反弹,并达到为整个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探路子、出经验的目标?

    赵树丛强调,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既是底线,也是红线。要按照“严格伐区设计审批、严格作业质量管理、严格木材运输销售监管、严格森林抚育经营管理、严格违法违规采伐责任追究”的要求,加强采伐、运输、销售、加工等各环节的清理整顿。赵树丛特别指出,要密切关注停伐后林区可能出现的无序采挖树木、过度开发林下资源等新问题,防止毁林毁地和植被破坏。

    多渠道开发富余人员就业岗位

    赵树丛指出,停伐将产生富余人员安置、资源保护、产业转型、社会稳定等新情况、新问题,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防范风险。

    大兴安岭地委书记、林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肖建春表示,企业面临富余人员安置难、巨额债务无力偿还等问题。

    黑龙江省副省长吕维峰说,针对停伐后大量职工转岗下岗就业安置的问题,要重点扶持下岗职工从事林下经济、家庭经济、种植养殖和林区旅游等经营,通过森林抚育、管护经营、发展林下经济、对俄采伐加工、劳务输出、开发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表示,中央财政将通过增加天保工程资金投入等渠道,加大对试点林区的补贴力度,从2014年到2020年,每年将增加补助23.5亿元,主要用于试点期间保障林区干部职工的基本生活和社会正常运转。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