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死亡来电”,岂能为强拆正名
时间:2014-03-31 17:18:55  来源:新京报  作者:佘宗明 

  “死亡来电”“死人来访”……乍听上去,它像是恐怖片桥段,但揆诸现实,还真就上演了这么离奇的情节。而它的“导演”,是洛阳老城区政府。

  据新华社报道,日前,河南省受理了迄今最大规模的行政诉讼案——洛阳老城区266户居民状告政府违法强拆案。在庭审中,老城区政府为证明拆迁符合民意,出具当地居民张书欣和郭克智来电来访登记表。可原告证实,张书欣已离世13年,郭克智则已去世4年,并直指当地政府造假。

  征地寻民意支持,连死去多年的逝者都不放过,造假造到这份上,还是让很多人开了“眼界”。其手段拙劣,映衬出的,恰恰是某些基层治理者的肆无忌惮:在其眼里,百姓权利可随意拿捏;而规则意识、契约观念,在权力膨胀的“推土机”下,也动辄会被碾为尘灰。

  应该说,围绕征迁问题上的拉锯,已是屡见不鲜,而附着其上的暴力冲突,也是频现。为遏制暴力征迁,我国新拆迁条例中,在拆迁补偿、公共利益界定、征收程序等方面,已作了明晰规定,比如“补偿先行”等;而对于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法律也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其前提之一,就是要求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预征知情权,经其同意。

  可无论是“死亡来电”,还是“死人来访”,都是罔顾程序正义,把法规当泥捏。而诸如此类的荒诞举措,是通往“违规征迁”的僭越之路:说到底,有关地方、部门是为“征牛补鸡”之利所驱使,而这也滋长了其投机冲动。采取伪造签名等方式,企图“瞒天过海”,再辅以先斩后奏、权力胁迫等手段,逼民众就范。

  借用鲁迅的话说:“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在征地签名上拿死人“垫背”,罔顾民众权益,架空必要的博弈过程,到头来,制造的是征迁上的关系紧张、角色对立,而涉事地方、部门也难免吞下自酿的“苦果”。

  就拿洛阳拆除老城区而言,在实施征迁之前,它既没召开听证会,赔偿标准没有经过评估,对被拆迁群众也没妥善安排,这必然导致它难过“民意关”。而今,再拿“死者作证”,去为背离民意、涉嫌违法的拆迁辩白,只会徒增笑柄。

  征地寻民意“玩穿越”,直指个别地方、部门征迁“乌龙阵”的荒诞,也令其公信坍塌、形象蒙污。这也提醒有关方面,在征迁事宜上,要防止百姓诉求被“死亡来电”所代表,其利益被遮蔽,就应建立更无缝的利益保障机制,让“聆听沉没的声音”嵌入到拆迁决策流程中,并以监管下沉托底,对侵害民众权益行径严追责。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征迁法规落到实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