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最牛站台”背后的意识缺位
时间:2014-03-27 21:17:1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一然 

  少一点“想当然”,多一些“为您服务”,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大背景下,民意理应成为政府施政思路的主要考量。

  前不久,江苏南京火车站附近一个名为“火车站广场东”的公交站台着实“火”了一把。据媒体报道,这个被称为“最牛站台”一共设置了38条公交线路停靠。面对大排长龙的公交车辆,群众在感叹政府部门“大手笔”的同时,也质疑:如此设置,行车安全有保障吗?

  老百姓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除了价格低,最看重的无非是方便和安全。“最牛站台”之所以被社会公众所关注,就在于它几乎颠覆了两项最基本的诉求:在38条线路中找一路公交车,无论如何谈不上方便;在车流不息的公交站台上下车,无论如何也说不上安全。“最牛站台”留给公众的,恐怕只有对公交车管理杂乱无章的抱怨。

  作为或许是全国停靠线路最多的公交站台,“火车站广场东”因何存在?政府管理部门对此振振有词:火车站本身客流量就很大,加之附近还有长途汽车站、大型集贸市场等。于是乎,在“公交站跟着人流走”的怪异格局下,“火车站广场东”成为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节点,公交站台也就不断被“加码”,最终成为令人咋舌的“巨无霸”。而方便和安全,这些老百姓最需要的保障,却无人关注。

  “最牛站台”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城市规划中的盲点,也暴露了城市管理中的短板。由于缺乏统一的、富有前瞻性的城市规划,导致人流过度集中,疏散压力不断增大;由于在城市管理中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不熟悉,导致一些难点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陷入越发展问题越严重的怪圈。

  摘掉“最牛站台”的帽子并不难,无论是对公交线路进行调整优化,还是迁移部分公交站点,都只需数日之功。但这背后,却离不开公共服务理念的转变。公共服务究竟是为谁服务?哪些诉求应该第一时间得到满足?社会公众最需要的是什么服务?这些问题,都应该成为城市管理者“一日三省”的重点考量。

  随着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公众早已不再纠结于“有没有”,而是更多地转向了个人感受“好不好”、服务细节“到位不到位”。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差异化,如果我们的城市管理者仍然停留在“大锅饭”的时代,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始终保持刻板固定的求同思维,始终以“管理者”自居,那么我们的城市管理也将始终被公众“吐槽”。

  少一点“想当然”,多一些“为您服务”,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大背景下,民意理应成为政府施政思路的主要考量。当然,对政府而言,转变公共服务理念,提升公共服务质量需要一个过程,但这是通往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