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外出务工农民:坐着绿皮车,向梦想挺进
时间:2014-03-17 20:20:0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车治立 

    路是自己蹚出来的,我们不能对生活失去想象力

  蓦然回首,我在外打工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与千千万万背井离乡的农民工一样,我也是少小离家,怀着对外面世界的无限向往,踏上绿皮火车去远方追求梦想。这些年来,辗转多个省市,曾不分昼夜地工作,也曾撕心裂肺地想家,直到生活在奋斗中慢慢变好。

  16岁那年,第一次离开家乡,去湖北一个县城的建筑队当小工。混沙、搬砖、拧钢筋,什么都干,一天只有两块钱,但我干得也起劲。回老家结婚后,我又远赴东北打工,进过厂房,磨过豆腐,还当过搬运工。收入虽然微薄,劳动所得,依然充实满足。

  时间倏忽而逝,孩子逐渐长大,我和老婆盘算着找一份工资高点的工作。于是,2008年,我们来到无锡一家模具厂打工。两口子一个月工资加起来接近4000块钱,收入还算可以。开炉工每个月比普通工人多一两百块钱,我就拼命与师傅套近乎,希望学习技术、多挣工资——尽管要面对的,是一千多度的高温。

  说来惭愧,我和老婆一年回家一次,为了打工挣钱,老的小的都顾不上。我们在外务工,老人在家种地、带孩子,这种家庭分工越来越难以为继。父母年龄大了,腿脚不便,各种疾病开始显现;大孩子13岁,小学六年级,小的也开始上学,孩子不好好读书,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我们也想过把孩子带身边上学,但在当地插班很难,打工子弟小学也不多,而且条件简陋、师资薄弱。孩子的问题,让我们左右为难。

  一年365天,却只能和自己的骨肉待上几天,每念及此,都感到锥心刺骨的痛。孩子妈妈有时候想孩子,眼泪直掉。但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在外面牵挂孩子,孩子也在家里思念我们。听孩子奶奶说,我们离开家的第二天,小孩子就兴奋地说:爸爸妈妈还有299天就回家了!因为他们走的时候说再过300天就回来了。还没听完,我和老婆已经涕泪纵横。

  孩子的未来,就是我们奋斗的动力,再苦再累也要供孩子上大学,读书改变命运。我不会使用计算机,也缺少一技之长,与制造业升级的要求还有距离,我和很多工友常感到,自己正被快速行进的时代甩在后面,但我坚信人人都有梦想,人人都有机会。我们得奋力抓住时代的尾巴,把孩子送上时代的列车。

  其实,希望就在眼前。现在种地,不仅不交税,国家还给粮食补助;固始县这两年注重招商引资,很多工厂就设在了家门口;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民工技能培训,也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对于未来,我和老婆打算或者返乡就业,既能在家门口工作,也能与孩子团聚;或者与工友合伙做点小生意。总之,路是自己蹚出来的,我们不能对生活失去想象力。

  短暂的春节团圆之后,我们又远赴他乡了。但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暂时的离别是为了长远的团聚。孩子,爸爸妈妈一定会努力工作,在伟大的时代帮助你们成就出彩的人生。

  (作者为河南省固始县往流镇司楼村农民,本报记者李拯采访整理)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