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两会新华调查:如何走好\"三个1亿人\"的\"进城路\"?
时间:2014-03-08 19:23:31  来源:新华网  作者:赵仁伟 谭剑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赵仁伟、谭剑)“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内容在代表委员中引起热议。

    代表委员们认为,着重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出了清晰的路线图。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濮阳市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的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只有让农民进得了城、落得了户、就得了业、生得了根,才算是真正实现了城镇化。”

    1亿人落户城镇:破除落户、住房、就业“三道关”

    代表委员们指出,“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问题,背后也反映出当前进城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的三大关口:进城落户难、住房保障难、就近就业难,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从消除这三大障碍入手。

    全国人大代表张晓庆是一位“80后”农民工代表,她说,“农民工”的称呼其实就能反映出他们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福利。现在,大多数“80后”“90后”的农民工在城市里长大,熟悉了城市里的生活和文化,渴望在城市里扎根,但许多人不能获得城市户口,也就无法享受社保、保障房等福利,他们就只能“漂”在城市,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住建厅厅长何健说,过去几年,房价的持续高涨超出了广大群众的承受能力,尤其对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和打算在城市落户的进城务工人员产生了较大冲击,阻碍了他们实现“城市梦”,无法共享现代城市文明,这样的状况需要改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降低城镇落户门槛,关键是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济源市市长王宇燕说,城市户籍门槛高,关键是户籍背后有各种福利,农民工为城市作出了贡献,无法享受公共服务和市民福利,这种状况有损公平,城镇化过程的类似的“短板”必须尽快补齐。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要让更多人通过改革分享“福利蛋糕”,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一些代表委员说,农民进了城,还要帮他们扎下根,防止变为城市新贫民。农民工代表朱良玉提出,在让开城市入户门槛的同时,要完善社会保障水平,加强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在城市获得更持久的竞争力。

    1亿人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

    “如果很多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和进城农民都居住在棚户区、城中村,这不是人们想要的城镇化。”何健代表说,过去几年,房价的持续高涨超出了广大群众的承受能力,尤其对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和打算在城市落户的进城务工人员产生了较大冲击,阻碍了他们实现“城市梦”,无法共享现代城市文明。

    陕西省社科联曾对西安城区进行过1.1万人次的农民工调查显示,受访农民工的人均居住面积为7.5平方米,可承受房租为296元。实际上,在城市里的农民工居住条件差,在很多城市都是普遍现象。

    “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去年以来,新一届政府加快了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步伐,让许许多多的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圆了住房梦。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棚户区曾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棚户区,去年,当地将北梁棚户区改造作为“头号民心工程”,当年就安置了居民1.3万户、3.1万人,超过此前10年的工作成效。

    在河南,2013年全省棚户区改造惠及12万户居民。今后,这一工作将进一步提速,计划从2014年至2017年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66万户,使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北京市则提出,2017年基本完成四环路以内的棚户区改造任务,今年内同步完成10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改造。
    “实施好棚户区改造,能起到多重效应。”何健代表说,加大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既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也能提升城市面貌,更重要的是促进住房市场结构合理化,改善中低收入人群居住水平,促进社会公平。

    1亿人就近城镇化:变“省外输出”为“省内转移”

    四川青神县农民工陈国华过去多年在江苏打工,今年春节回家,看到家乡企业的待遇和外面差别不大,在上班的同时还能照顾家庭,就决定今年不走了。近几年,在中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改变了以往“候鸟迁徙”般的生活方式,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四川省人社厅数据显示,在全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省内转移”人数于2012年在历史上首次超过“省外输出”规模,几年来,这种趋势仍在持续。

    “农村各种‘留守’问题严重,原因就在于大量农民在异地打工。”朱良玉代表说,大量农民工长期到外地打工,带来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这说明地区之间、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农民在家门口缺少就业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朱国军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这意味着很多中西部地区的农民不用再背井离乡,就能在家门口过上城市生活。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中西部地区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水平,并根据当地实际搞好城镇规划,打造各具特色、宜居宜业的小城镇。

    “推进中西部地区农民就近城镇化,需要协调做好规划、土地、项目和资金等系列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说,没有这些要素的支撑,中西部就近城镇化就难以实现。所以四川的当前正在做的一项重要事情,就是通过加大建设投入和建设用地保障力度、发展特色产业、扩大行政管理权限等措施,解决小城镇建设管理体制不顺畅、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用地指标匮乏、产业缺乏支撑、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