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历史城区动土就是要慎之又慎
时间:2014-03-05 22:11:50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牛日成 

    报载,广州正着力打造的“三大城市客厅”之一、集中体现广州近代历史文化的越秀南路东园广场规划方案经过上百次讨论、九易其稿后,在日前召开的市规委会会议上仍受到多位专家的批评,直指方案不能完全还原历史,还造成对老城区历史肌理的破坏。市长陈建华要求做出第十个方案,表示“在这里动土要特别小心”。

  一个规划方案历经如此不厌其烦的讨论修改并不多见。由于该地块涵盖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省港大罢工旧址和东园门楼三处重要文物,拥有广州近代历史策源地的特殊地位。谋划在这一地块打造“广州近现代史迹集中展示地”,初衷描述是良好的,却绕不开该不该动与如何动的关键问题。在方案存在异议之下果断叫停,重新修改,值得肯定。

  在涉及历史城区保护与改造方案的讨论中,规划专家坚持己见的理性和政府拍板的审慎正是人们乐意见到的。当项目动土或会破坏到老城区历史肌理和传统风貌的时候,方案的合理性就要经受严格的拷问。专家提出“广场方案没有处理好历史史迹的关系”,市长也提醒“广场的设计以及新建建筑不能抢了历史文物的风头”,这是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警示,也可视为对城市“广场热”的冷思考。

  之所以说东园广场规划方案讨论有理智与审慎之义,与此前诸多相反的案例不无关系。近些年,广州曾发生多宗城市历史文化建筑被毁的事件:十多栋东山洋楼被毁,极具民国建筑特色的东山署前楼被拆除,全国火车站中风格独一无二的旧南站办公楼被“改造”掉,西湖路和恩宁路的大批骑楼不再,诗书路妙高台金陵台的4幢民国小洋楼被毁……这些教训何其深刻!

  旧城区改造要珍惜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风貌,本不应是需要反复讨论的课题,但在“改造”的美名之下历史文化的价值往往轻如浮云,极不正常。一些地方热衷打造的“广场”和拼命追逐的地产开发,毁掉的往往就是一处或几处不可复制的城市历史记忆,这是一座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不应发生的悲剧。

  规划是城市之魂。审慎的规划是城市之幸,草率的规划则是城市之灾。为了规划的科学、合理,开多少次讨论会,方案进行多少次修改,只要是出于完善而非出于政绩冲动或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就都不为过。东园广场规划如何定夺尚待研讨,期待何去何从始终尊重专家的反对意见,并慎之又慎,也期待上百次讨论一个规划方案不是绝无仅有的案例。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