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沙坪坝:办好十六项民生大事满足民需
时间:2010-07-20 04:19:00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吴黎 

10万失地农民居住实现妥善安置

因大学城、西永微电园、土主物流园等建设征地,沙坪坝区西部农村有10万农民需要安置。

“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民生问题之一。”沙坪坝区区长方海洋说,因而,区里决定,统筹规划布局,在曾家、陈家桥、西永、土主、回龙坝新建5个集中安置点,建成安置房246万平方米,解决征地拆迁农民住房问题。

这些安置区除高标准设计、高品质建设外,还同步配套农贸市场、幼儿园、垃圾站等设施。

在安置分配上,实行实名制,做到安置过程公开透明。及时为安置农民办理产权手续,确保拆迁群众安心、舒心。

中西部群众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两年半后,沙坪坝区中西部农村行政村通硬化公路率达100%,场镇道路“白改黑”实现100%。

与此同时,解决好农村居民饮水困难,取缔水质不达标自备小水厂,加快全域纳入主城大管网统一供水步伐。

在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上,全区将新建7个农民集中居住区,改造1221户农村危旧房,建设1150户巴渝新居,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

重拳治理环境污染

关停歌乐山中梁山脉全部非煤矿山,整治食品生产、废旧塑料加工等小作坊、小企业的环境污染。

治理“一溪一河”流域,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梁滩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Ⅴ类,清水溪消除黑臭。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0%、9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1天以上。

建设畅通城区

完善“二环七射”路网结构,新建、改建道路33条共73公里,路网密度及人均道路指标基本达到国家A类一等畅通城市水平。

配合建成轨道交通一号线,推进西永、沙坪坝火车站综合换乘枢纽工程,便捷公共交通出行。新增10处停车站场,完善人行过街系统,确保人车有序分流。

提升城市品质

新建10个大中型广场、公园,新增公共绿地0.8万亩,城区绿地率达到38.5%,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地。

改造危旧房201.4万平方米、“城中村”98万平方米,完成拆危集中建绿61.8万平方米。继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居住区综合整治67万平方米,改造13段主干道,打造11条示范街,整治9条背街小巷,消除无灯公共区。

完善西部新城城市功能

建设西部公共事业服务中心。推进西部新城中央商务区建设,打造富力城商业中心、西永天街、大学城熙街等商业街区,引入2座五星级酒店。

建设重医附属医院、教育科技促进中心、大学城生态(音乐)广场、大成湖公园等项目,完善中小学、体育场馆、书店、超市、影剧院、银行、电信、邮政网点、休闲等配套设施,提升城市活力。

7200户城市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得到解决

对现有的7200户城市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困难,通过发放廉租房租金补贴等方式,进行妥善解决。

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将建设拆迁安置房94万平方米,改善危旧房、“城中村”拆迁改造片区居民居住条件;配合建设公租房327万平方米,保障微电园产业工人生活需求。

农民收入实现倍增

到明年底,西部农村的20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要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在保证农民收入实现倍增上,沙坪坝区将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扩大农民转岗就业面,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组织100名农技人员下乡从事技术服务,推进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发展乡村旅游设施,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实施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确权颁证,加快农村土地等资源要素进入市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建成森林城区和生态园林城区

坚持“东西联动、城乡统筹、全社会参与”的方针,大力推进森林工程,确保城区绿地率达到38.5%,森林覆盖率达到35%;要特别注重城市森林景观道路建设,种植银杏、香樟、桂花等高大特色树种;快速推进大学城生态广场、凤天城市公园、寨山坪公园等公园建设,建成森林城区。

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全覆盖

在2011年底前,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农民参保率达到80%,确保农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到养老保险金不少于8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50%。

建成8个城乡社区托老所,完成镇级敬老院的改建,养老服务床位达到4000张。建成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和4个残疾人日间照料站,实现精神、智力及其他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全覆盖。

严格落实新的户籍政策

严格落实新户籍管理政策,解决全区12万名有相对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西部失地农民以及5.4万名农村籍大中专学生的户口问题,力争到2020年全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

建立农村土地权益置换城镇公共服务的有效机制,确保农民进城落户后同等享有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

困难群体帮扶长效化

“三项活动”和“三项制度”常态化,区级领导每人每年下访12次以上,处级干部每人每月走访2次以上。

坚持区领导每日公开接访,建立重大事项决策风险评估机制,两年内基本消化现有信访积案。

机关干部每年至少7天,新招录公务员和新提任领导干部每年至少30天“三进三同”。实施“结穷亲321”计划,实现机关全覆盖、干部全参与,每年深入“穷亲”家不少于4次。

“老百姓最急需解决的难题就是当前最大的民生。”昨日,沙坪坝区委书记李剑铭在区委十届九次全委会上说,民生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放在当前老百姓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

按照这样的原则,沙坪坝区决定用两年半时间,重点解决全区群众最关心的16项民生问题。

围绕市委十大民生工作,

找好结合点和着力点的六项任务

城乡教育实现公平

保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全区中小学标准化率达到83%,实现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全覆盖。

全面消除中小学危房。建成7所公办幼儿园,新建改建中小学校16所,扩大学生容量19200人以上,基本消除中小学“大班额”现象。

实施本区户籍中职学生免费教育,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4所,为农村学校、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小学生免费提供饮用奶。

提高全区健康惠民水平

完成“一镇一院”、“一社区一中心”建设。完成中医院迁建工程,扩建区人民医院。实施青木关、陈家桥中心医院迁扩建,创建二级综合医院。

规划建设西部新城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逐步推行医疗机构双向转诊、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实行基本药物零利润销售。实施20项基本公共卫生免费服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提高到23元以上。

新增10万名城镇就业人员

发展微型企业1600户,新增就业岗位9000个。依托科技园、微电园、艺术家村、动漫基地等平台,引导支持“九类人群”自主创业。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创业培训。

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推动校企合作,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建立西部地区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台账,发展西部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建成市区联合的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公共实训基地。

通过小额贷款、低保与就业联动、财政补贴等举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0万名,帮扶2.5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1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构建以校园安保为重点的治安防控体系

健全“六位一体”的校园安全警务体制,中小学、幼儿园成立安全保卫机构,配置保卫干部、护校队和至少2名专职保安,实现校警全覆盖。

建成20个交巡警平台,配齐920名交巡警,配备17991个公共视频,设立阳光警务查询监督终端。

什么是民生?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衣、食、住、行、教、医等,就是最大的民生。

沙坪坝区梳理出16项老百姓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今后两年半时间内,进行集中解决,这不仅满足了老百姓的愿望,也使民生工程做到了点子上。

正如沙坪坝区委书记李剑铭和区长方海洋所说,只要把老百姓目前最希望政府解决的事情办好了,民生问题也就解决好了。

百姓需求是最大的民生!

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精神,重点在按照老百姓的需求,办好老百姓满意的民生事项上。沙坪坝区根据本区老百姓的需求愿望,把重点放在16项民生大事上,既抓住了民生重点,又符合老百姓的愿望,这是创造性地在贯彻落实市委全委会精神。

发挥沙坪坝区比较优势,

做好具有全市领先特色亮点的四项工作

结合沙坪坝区特殊区情,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六大民生问题

百姓的需求是最大的民生

后记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