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为制造的城市病
时间:2014-01-23 10:48:5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城市总体规划,是个不无奢侈的概念。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将修改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据媒体报道,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将于年内启动,重点之一是加强人口规模调控。现有人口规模早已突破原有的总体规划。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2020年人口规模为1800万人,但事实上,到2012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2069.3万人。如果再不加以控制,人口规模很快就将接近北京市的承载极限,资源、环境、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将不胜重负。

  不客气地说,从实施效果来看,北京市正在执行之中的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是失败的。看到这里,一定会有多嘴的朋友要问,既然总体规划制定了也不会得到严格实施,那么修改或制定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总体规划与实施效果之间的巨大落差,不惟北京如此。虽然早年间就有“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说法,但仍挡不住各个城市一轮又一轮的修编,且一次比一次间隔时间短。是我们的城市发展太快,还是我们的规划太短视?

  有一件事我特别迷惑。至少20年前,就听到城市规划界的权威专家在批评北京“摊大饼”所带来的城市病。但这20年来,北京仍然在坚持摊大饼,从三环一直摊到六环,如果城市足够大,它一定会继续修建七环。从三环扩到六环,城区范围增加了不止一倍,人口从20年前的不足1000万,增长到超过2000万,理论上也是一种自然过程。拥有独特资源和就业机会的北京,不成为一个人口净流入城市,反倒是怪事。而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不过是人口高速膨胀的必然伴生物。千万不要说这是北京才会出现的现象,孟买和墨西哥城也一样。

  倘若新一轮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只是原有规划思想的重复,至多不过是修改一下人口规模控制目标,将1800万改为2200万,那就真的毫无意义。我个人建议,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修编,重点不要放在控制人口规模上,而应是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

  过去几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地理层面的呈现,如果不说是致命缺陷,至少可称为严重不足的地方就是,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忽视。虽然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了加快发展新城,但人们看到的,新城只是作为房地产开发重心的迅猛展开,而不是人口、资源和产业的同步融入。

  北京空间布局最大的问题,是城市副中心的缺位。可资比较的是东京都市圈,人口高达3670万人,但并没有北京这么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关键就在于它的几个副中心(新宿、池袋、涩谷、上野-浅草等)分散了城市的功能。

  北京并非对城市副中心全然无知。通州就被明确提出要建成北京的城市副中心。但几年过去,通州有半点城市副中心的样子么?看到通州区政府将万达广场作为今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我就忍不住苦笑。如果没有资源的转接,产业的植入,消费的带动,副中心是不会自然生长起来的。

  何况,北京只有一个城市副中心是不够的。正如北京商务科技区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澎所说,北京现阶段应该需要发展四个城市副中心,东南西北各一个。发展多个并且多元的城市副中心,应该但绝不止于写入新的城市总体规划,而且要有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要有实质性的行动方案。

  也就是说,未来北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将市中心的人口向新城疏散,使之成为一个个新的睡城,而是要跳出原有的规划建设思路,立即规划建设几个功能完善的城市副中心,甚至包括纳入京津冀都市圈的北京卫星城。如果各个副中心既是自成一体的城市,彼此又是有机联结功能互补,北京都市圈的人口哪怕增长到3000万,也没有那么可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