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水危机的元凶是谁?
时间:2014-01-03 14:31:36  来源:城市化杂志  作者:谭少容 叶紫 

db076d0d9d5dc68a77c19872dd09ea8b.jpg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迅猛,水资源供需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用水浪费现象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水危机。与此同时,由于人类对森林资源破坏性的滥伐,工业废水大量排放,生态平衡被人为的破坏,世界性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真正可供人类饮用的水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一些令人忧心忡忡的真相,让人看到了水危机的真正元凶。

  元凶1-水污染,像幽灵一样侵蚀着日渐枯竭的水资源

  近几年,“癌症村”一词频频见诸报端,我国一些地区癌症呈现高发态势,让人看了非常痛心。由于缺乏权威数据,绝大多数报道均将我国“癌症村”的矛头指向饮用水受到污染,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水污染对人们生存带来的挑战。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拉稀生癌。”这是在淮河最大的支流——沙颍河畔的河南省沈丘县黄孟营村流传的一首歌谣,恰如其分地描述了水质逐渐变坏的过程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让人特别揪心的是,从1996年开始,这个村子因为癌症去世的村民名单中,最小的只有一岁。这一村子的村长曾被请到央视对话现场讲述水污染给整个村庄带来的危害,他说:“河里的鱼虾没有了,青蛙没有了,下河洗澡的人没有了,整个地里的庄稼也开始减产。因水污染,村子里一天接连去世三个人。”

  水污染给人带来的伤害不容回避。试想一下,如果再过一二十年,当孩子们都说,河里的鱼、虾、蟹、贝壳等都因为污染而不能吃了,我们的民族将是怎样一种生存状态?

  部分专家学者惊呼:地下水污染问题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中国地质调查报告称,中国90%的地下水都被污染。环境保护部也强调,中国主要河流系统的25%左右已经严重污染,甚至不可以被使用在工业和农业中。而早在两年前,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新闻布上会就以坦率的态度说:“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中国水质不容乐观。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水受到严重污染或质量很差。”

  当然,水污染也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在水资源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世界性水资源污染也十分严重。据相关材料的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400亿立方米污水排入江河,仅此排放量就占世界淡水总量的14 %左右。工业废水的排放已使全世界河流稳定量的40%受到严重的污染,其污染物中有毒性很大的铬、汞、氰化物、酚类化合物、砷化物等。

  一些河流被污染后臭味令人掩鼻,水质变黑变红,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联合国就人类饮水问题作的专题研究结果表明,现今世界大约有1 0 亿人口得不到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不少儿童因得不到清洁饮水而过早死亡,其死亡人数每天竟多达几万名。国际自来水协会称,每年有2500万五岁以下的儿童因饮服受污染的水生病致死。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因缺乏清洁卫生的饮水而造成的死亡人数达1240万人以上。

  元凶2 - 水浪费,让人触目惊心的现实

  水资源的浪费是水危机的重要原因。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水资源浪费严重,世界许多地方因管道泄漏等原因,有多达30%至40%甚至更多的水被白白浪费。

  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损失浪费要严重一些。据统计,中国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0%,农业用水占整个用水量的75%,而农业创造的GDP只是GDP总量的15%。我国工业用水的利用率也较低,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40%;全国多数城市自来水管网仅跑、冒、滴、漏的损失至少为总供水的20%。

  在生活中由于人们节水意识淡薄,用水浪费现象也十分普遍。刷牙时不关水龙头;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龙头;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管未得到及时修理;用过量水洗车,洗车的水未能循环使用;随意开启消防龙头用水;老式便器水箱容量过大,大小不分档;直接用自来水冲洗道路;在公共场所打开水龙头后人走开了水却还在哗哗地流……如此浪费水的场景随处可见,甚至发生在我们身上竟不自知。

  据估算,在我国因居民生活供水管道老化、水龙头的滴漏造成的用水损失达到了总用水量20%左右,另外城镇居民生活所用的抽水马桶,费水还是比较厉害的,其用水量占到日常用水总量的40%到50%。加上抽水马桶跑水漏水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全国每年因此浪费的水资源高达10亿立方米。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