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内蒙古兴安盟:从植树造林到多种经营的生态变革
时间:2013-12-04 11:58:21  来源:乌娅娜  作者:中国新闻网 

  内蒙古兴安盟位于大兴安岭南麓中段,东北平原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乌兰浩特市胜利林场位于乌兰浩特市东部乌兰哈达镇境内。1976年建厂,在当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意识尚不健全的背景下,响应国家“大面积造林”的号召,植树造林22万亩。

  上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国营林场“断奶”,相继变成“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内蒙古兴安盟境内共有30个国有林场,而胜利林场仅是其中面积最小的一个。

  “07年胜利林场制度改革,开始带领林业职工‘自谋出路’。之前的林场职工对林场依赖性强,靠当年的‘老本’吃饭,改制后,林场引导林业职工逐步转变思想,开始多种化经营,从而更加适应‘市场化’。”胜利林场副厂长曲伟如是说。

  胜利林场的生态变革,是具有典型性和广泛性的林业发展模式。

  曲伟介绍到,胜利林场总户数54户,总人口209人,其中林场在职职工71人,管护五万亩林地,现有劳动力140人,现有林地5万亩。

  改革初期,林场职工除了进行林场日常的巡护外,还得到林场划分的林间空地,发展种植业,由于环境和气候的制约,玉米和绿豆是主要的农作物。

  4日一大早,记者在林场遇到了护林员马哈达。

  马哈达今年35岁,是土生土长的“林场人”,“虽然今年防火季已经过去,但是我们护林队每天还在林场内巡山,尤其是风大的时候,更要注重防火。”马哈达告诉记者。

  说到自己的“副业”,马哈达高兴地对记者说:“我家有一百多亩林间空地,种玉米,收益比之前是翻了好几番。这不,林场又帮扶我们盖了大棚,400平米,来年开始种葡萄,又能多一笔收入,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强。”

  马哈达所说的大棚,胜利林场职工每人都有一栋。

  胜利林场党支部书记穆平告诉记者:“林场2011年开始帮扶职工建设大棚,如今第三期工程已经完成,林场职工每人都有一栋。两到三年就能见成效。林场无偿提供水、电、土地等基础设施,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引进葡萄等经济作物,从而增加我们职工的收入。”

  开发种植产业之外,林场还鼓励林户发展养殖业。

  郭祝平是林场里有名的养殖大户,他自己联合其他三户养殖业主发展合作社,不仅降低了经营风险,还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我的品牌叫‘郭罗锅’人名加形象,好记。”说起自己的产业,郭祝平乐的合不拢嘴。“我们合作社今年出栏7000只笨鸡,加上鸡蛋,我还种些地,一年能赚十几万。”

  ‘郭罗锅’的鸡蛋市场上可以卖到两元钱一个,还需要提前一个月预定,供不应求。“我采用循环养殖技术,先养苍蝇,苍蝇下的蛆喂鸡,高蛋白,增加鸡蛋的营养含量。保证质量,效益好,这种形式在兴安盟是第一家。”郭祝平解释说。

  “不安分”的郭祝平今年还试养了三只鹿,鹿茸也有一部分收益。“我今年刚开始养,在取茸的时间和方法上还有待提高,但是效益不错,我准备来年再多养十只。”郭祝平对自己的产业已经有了新的打算。

  种养殖业的发展已经让胜利林场生态改革成效显著,然而新一轮的改革已经开始。

  记者在胜利林场内看到,与排列整齐的大棚遥相呼应的是大片的生态经济林示范基地。一颗颗半米高的樟子松苗即使在瑟瑟的寒风中依然显示出生长的活力。

  今年4月,由地方财政投资的“千亩樟子松、万亩经济林”基地开始建设,现阶段已完成樟子松造林1300亩,果树经济林500亩,预计两到三年内全部建设完成。

  曲伟向记者介绍到,“林场属于丘陵地貌,土壤以栗钙土为主,30厘米以下为白干土,土壤质地为沙土,厚度40厘米左右,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表层水埋深10米以上,非常适宜樟子松树苗的培育。经济林主要种植沙果、李子、梨等。生态基地的建设,不仅解决了一部分林户的就业,更重要的是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

  兴安盟林业局宣传科科长胡双成说:“未来,生态基地建成后,不论是树苗或是果品,最终造福的还是林场的林户。”

  从以前的“有啥吃啥”,到现在的“想啥吃啥”,千千万万的林业人口中对“好日子”最质朴的描述,蕴含着他们在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在创造和改变生活的过程中展现出的勤劳和智慧。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