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谁来给他们养老:陕西省老一代农民工养老问题调查
时间:2013-10-29 11:31:42  来源:西部网 

    第一代“50后”、“60后”农民工大都快到“退休”年龄,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率很低。“谁来给他们养老”这一问题变得十分沉重……

    农民工周国庆:体力好坏决定着“退休”时间

    “趁现在多挣两年钱,手里有钱比买保险稳当得多。房子都给两个儿子置办齐了,干不动了,一个儿子家住半年,他们会养我。”这是周国庆的想法。

    不久前,记者在西安北郊未央路一处建筑工地见到周国庆时,他浑身上下被汗水浸湿,头顶冒着豆大的汗珠,正蹲在工棚阴凉处一边抽烟一边“歇口气”。

    旁边传来工头的催促声:“老周,在干啥呢,才干了1个多小时,就不行了,拖了工期,你我都要扣钱。”说着,工头推着水泥车走向电梯,准备下楼装满后再拉上来。“岁月不饶人呀,不服老不行!以前,这种水泥车,在工地上拉10来趟,根本不成问题的。”周国庆告诉记者。

    2013年52岁的周国庆,河南周口人。光头、说话中气足、步伐稳健、做事麻利。1993年,周国庆和同村的兄弟伙一起背上行囊,坐上南下的火车,奔赴广东打工,刚开始从建筑工地上的泥水工做起,月薪280元。1998年,他只身离开广东,来到西安,依旧在建筑工地打拼,月薪涨到800元。这些年,周国庆一直干着泥水工的工作,手艺越来越好,用他自己的话说“手上的活多得做不完”,他的月薪也跟着水涨船高,并在2011年前后迎来了“大爆发”。据他透露,2011年以前,基本上一天的工钱不到60元,2011年以后,开始涨到80元/天、100元/天、150元/天……现如今已经是200元/天了。“这还是没算加班费的。”

    对于自己的收入,周国庆显得非常满意。不过,因为长期在工地劳动,他的膝盖和脚踝严重变形,一旦变天,就疼得走不了路。记者问他“苦不苦”?周国庆直言,我不苦啊,还有一身的力气,干得动。我身边像我这种50多岁还在工地上做泥水匠的,多得很,60岁的都有。

    当记者问老周,如果突然得了大病,钱不够用,又没买保险,怎么办时。他说:“我觉得趁现在还可以干,多挣两年钱,比买保险稳当得多!”周国庆回答道,同时还补充说,这边做完,下个月就去另外一个工地,是个别墅,听工头说光是泥水活,提成就有1万多元,能挣钱,我买啥子保险?再说还有两个儿子可以依靠。

    对于很多老一代农民工来说,打工就是个体力活,要抡得起大锤,扛得起钢筋,挑得起重担,更要熬得起时间。今后就算是回村养老,只要口袋里有点钱,起码能好一点。

    周国庆,正是老一代农民工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们的养老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参加养老农民工仅为4543万人

    记者前前后后采访了数十位老一代农民工,他们与周国庆有着相似的特点:年过半百,有的即将到60岁的“退休”年龄,有的已过“退休”年龄,但依旧在为生活打拼,对于他们而言,55元/月的新农保,在农村想要维持生活很难,绝大部分还得靠子女赡养,或者攒够钱供今后用。

    国家统计局已连续3年发布了我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09年-2011年):50岁以上的农民工所占比已由2009年的4.2%,飙升到了2011年的14.3%,暴涨了近3倍。2012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仅为4543万人。

    调查发现,农民工群体普遍存在着缺乏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任、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过高、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困难、累计缴费15年门槛难以逾越、地方政府不愿增加支出、企业不愿意为农民工缴费等等情况。很多农民工甚至连“新农保”、“社保续接”等政策是怎么回事都弄不清楚。

    西安南郊一律师事务所的张文涛律师表示,农民工群体实际上应该是最需要养老保险以及其他保险的群体,但他们流动性高,也因此造成农民工群体参保率低。他认为,首先,国家为农民工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接续建立了一些规则,但是执行的比例不高;其次,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养老制度平台和网络。“50后”、“60后”农民工老了,并渐渐失去劳动能力,养老保险以及各项保险,都能对他们的权益提供最大的保障。但目前农民工在养老、医疗、工伤等权益方面相比城镇职工而言,还尚待完善。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生病时一般能撑则撑,撑不过去再到药店买药吃,被调查的民工中有三分之二的不上正规医院看病。农民工大都上有老,下有小,小的要读书,老的要养老。他们把钱袋子攥得紧紧的,不敢去正规医院看病,因为他们知道看一场大病动辄上万元,可能掏空家蓄,甚至债台高筑。近些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多次组织专项工作组深入调研农民工主要输出地,了解农民工群体在当地保险、权益等落实情况,还成立了专门的农民工维权组织,但结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学者观点:亟待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

    和新生代农民工不同,老年农民工生活相对闭塞,获取信息渠道单一,维权意识和能力也很差。受历史条件所限,他们工资收入很低,基本上没有任何福利保障。再加上用工体系的不规范,很容易让他们形成“放弃养老保险”的念头。那些走出农村在城里打拼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他们的养老尚无法由国家托底。“家庭养老”和“养儿防老”依然是基本出路。

    但是,有学者指出,养儿防老是一种典型的私力救济,它主要靠道德伦理维系,却又受制于子女的健康、收入等诸多因素,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国家必须从“养儿防老”、私力救济的传统社会,转型到“靠政府防老”的现代公民社会。

    当一名农民工辛劳一生,能否获得体面的晚年生活,却得寄望于子女是否孝顺,是社会的一种无奈。

    其实,农民工养老不仅是一个群体的问题,更是一个体系性的课题,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综合性改革。比如,如何提高农民工的“五金”的落实,如何让农民工的就业权益得到保障,如何提高农民工的能力,如何建立更为完善、标准更高的保障体系等等。更重要的是,必须加快户籍改革,打破身份限制,给农民工更多的福利空间,才能全方位、多层次突破现有的养老困局。因此,目前更应该规范用工体系,加强保险合同签订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分层次、分类别地去实现“一卡通”,让农民工在城市之间自由流动。这样,农民工们为城市发展增光添彩的同时,也切实享受到应该有的保险待遇,进而尽快实现“共享社会均等服务,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宏伟目标。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